想明白了这一点,黄廷晖当即便不再藏拙。 他分开众人,向前走了两三步。 “你这人推我作甚,你可知道刚才自己那么一推,把本公子的思路给打断了?” “县老爷的那灯笼儿,本公子是势在必得的,你这人就是坏本公子的大事!” 被黄廷晖推搡了一下的那公子哥儿有些愤怒。 本来就因为想不出问题的答案有些不爽,眼下可不得是把气全撒在了黄廷晖的身上。 “哎,这位公子!” “很抱歉,今儿个那灯笼儿我还就不让给你了!” “县老爷送出来的东西,有才者居之!” 黄廷晖可不是个受气包,他反唇相讥道。 虽说自己刚才想往前走,轻轻推了这人一把。 但也是无意之举,黄廷晖之前也是想道歉来着的。 此人如此的无礼,黄廷晖现在怎么可能给他道歉? “你……你……”那公子哥指着黄廷晖说道,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你说你要取那灯笼儿?” “难不成你解出了这道术算题,怎么可能?” “这术算题,不可能这么容易解开的!” “你在吹牛,你在吹牛!” 那公子哥儿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指着黄廷晖不住的说道。 “就许你方才说有思路了,不许我将那题解开?” “是不是吹牛,你看上一看不就知道了?” 黄廷晖也也不再与眼前这人继续争论下去,他朝前快步走去。 一时间,众人开始议论了起来。 “这题有些难啊,此人真解出来了?” “我看是此人胡说吧,在场这么多人也没见有人能解开这题吧!” “这题难解,可比写八股文难多了,我等读书人都是读圣贤之书的,哪有闲功夫去解这杂书上的题目?” “就是就是……” 虽说心底是想赢得县老爷的灯笼儿,但众人依旧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解不开这题,就低人一等了。 八股文盛行的大盛朝,可没有太多的读书人会去钻研术算之类的题目。 毕竟大家读书都是为了求取功名,学术算什么的,可与功名没有太大关系。 黄廷晖可不管众人的议论,他跨步走到了县老爷的面前,对县老爷施了一礼。 “县老爷!” “你解出了此题?” 看到黄廷晖走了上来,县老爷急忙开口问道。 毕竟如果自己能解开此题的话,在知府大人面前就不会太过狼狈了。 这可是与自己仕途息息相关的事情。 眼下看到黄廷晖上前,县老爷也是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草民不才,耗费脑力才解开此题!” 在当地的父母官面前,黄廷晖可不敢多说什么。 县令是七品官不错,但在治下的区域,他的权力却大的惊人。 “哈哈哈,解开便好!” “解开便好!”县老爷抚须哈哈大笑了起来。 “师爷!” “笔墨纸砚,拿上来,给这位读书人用上一用!” 县老爷唤了一句,自有师爷立刻将笔墨纸砚拿了上来。 “公子,请用!” “谢过师爷。”黄廷晖接过了师爷手中的笔墨纸砚,他又是看了一眼那道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话便是:把鸡和兔子都装进同一个笼子里面,从上往下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往上数的话,有九十四条腿。” “问鸡和兔子各有几只。” 若是放在后世,这是个最简单不过的数学题而已。 即便是没有学过一元二次方程,黄廷晖也有办法将这问题给解出来。 可能会有人说这道题实在太简单了,但古人接触到的与现代人接触到的不同。 他们可不容易解出这题目。 黄廷晖用古代的数字在白纸上,将整个计算过程给写了下来。 为了让众人能够看明白,黄廷晖甚至没有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兔数量为十二只,雉的数量为二十三只。 黄廷晖将毛笔放在一边,他微微往后退了半步。 众人看着白纸上的墨迹,有些目瞪口呆。 更多的人是说不出话来。 就这么简单? 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读惯了八股文的书生们,大多数连简单的术算问题都无法解决。 何况是带了一点点转弯的鸡兔同笼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即便是一些小学的题目,他们也是解不出来的。 “就是这样么?” “兔数量为十二只,雉的数量为二十三只。” 就连县老爷也是看着白纸上那寥寥数笔,他过了好半晌儿才问道。 “正是如此!” “县老爷,从下往上看,笼中有九十四只脚,用九十四减去三十五的两倍,剩下的脚就全部都是兔子的了!” “原因很简单,兔子是有四只脚的,至于鸡则是两只脚!” “那减去一减,剩下的自然都是兔子的脚。” “每只兔子多出两只脚,兔子数量的两倍,就是九十四减去三十五两倍的结果了!” “也就是兔子数量的两倍,就是二十四这个数字!” “那兔子的数量就很好得出来了,就是十二只。” “再用三十五减去兔子的数量十二,最后便得到了鸡的数量。” “也就是二十三!” “也就是说,这道问题的答案便是“兔数量为十二只,雉的数量为二十三只。” 黄廷晖这么解释了一番,包括县老爷等人在内的一些人似乎明白了一些。 原来如此! 如此简单! 更是有读书人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儿,“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虽然兔子和鸡的脚数量不同,但是脑袋都只有一个的啊!” “没想到还有这解法,没想到啊!” “此人是谁,看他样子不过是一个农家人的打扮,他是读书人吗?” “你竟然怀疑他是不是读书人,你看他的那手字,普通的农家人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么?” “这字真是不错啊,就是举人的字也不过如此吧!” 在周围众人的议论声之中,县老爷也是抚须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 “哈哈哈……” “很不错,很不错……” “本官明白了,没想到此题还能这么解!” “少年郎,你可是个聪明人啊,愿有朝一日,你也能金榜题名。” “与本官同殿为官!”说完,县老爷看向自己的师爷,“师爷,把那灯笼儿给本官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