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苦笑了一下,也许东方不亮西方亮,刘大成的猪肉生意没准还另辟蹊径了。
我发动汽车,离开永宁路,去往城南。
这会儿市区的车辆也见多,我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周围的景物开始有了些许的变化。
这边也算是一个老城区,和老街那边的性质差不多,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建筑。
虽然现在这些老建筑的归属权在哪我不清楚,但是它们带来的那种古韵古色都给这座城市增色不少。
这边的街巷也有了变化,大多数都无法走车,我便把车停下来,步行进去寻找纸条上的罗锅胡同。
好在在每一条小巷的前面,都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巷的名字,还有地形图,以及年代标识等资料。
这里的小巷取名很有特色,都是比较接地气,又通俗易懂的那种。
比如:漏斗胡同,地形就类似一个漏斗,一头大一头小,小的那边还有出口。
葫芦巷,则是地形像个葫芦,中间有两处地方是比较宽阔的。
当然这些地形都是神似,并没有真正的漏斗和葫芦那么精确。需要你根据名字进行联想,丰富的想象力会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施展。另外这样取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引起人的更多遐想。
类似的名称还有很多,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这些古迹,一般都是在清朝时期形成的。只不过前面的这种标识牌,是后人建的。我想当初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未必知道这里叫什么漏斗胡同,葫芦巷之类的。
我要找的罗锅胡同,应该就在此间。
罗锅胡同189号,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天亮了,已经有不少人在进进出出。这片虽然是老城区,但是还有很多人住在这里。包括那些胡同,巷子里都还拄着不少人。
所以我打听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罗锅胡同的位置。
我站在胡同口,发现这边同样也有一个标识牌。上面写着罗锅胡同,也有一个地形图。
这胡同之所以叫罗锅,是因为中间有一块区域,明显凸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驼背的人。这驼背白话说,不就是罗锅嘛。
这胡同是叫罗锅,还是叫鸡胸,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我只要找到里面的189号就行了。这是我来这里的第一步需要完成的。
我站在胡同口看了一下,这里同样有形形色色的人进进出出。
不过坦白讲,这里的人的穿戴和市区里的人明显是有区别的,甚至年龄结构也不太一样。
市区里的人以年轻人居多,看到的大都是行色匆匆,节奏很快。他们都是一些在城市里打拼的人,节奏不可能慢下来。
而这里不一样,这边的人以上了年纪的人居多,所以节奏很慢,走路也多是以遛弯为主,还有不少人是牵着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