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员说:“这个山体500多米,半径都10多公里,怎么炸哪得需要多少炸药啊。”
有些人就问:“干嘛不用机器人啊,这些笨重的活。”
“肯定是试过啊,有局限性,否则开采部的人又不傻。”
“机器人修建房屋很方便,都是固定的模式模板,只需要它们流水作业,轻松。这里的地形和地质,那设计出来的机器人基本没用,至少勘探的时候没用。”
中队长走过来说:“对,这个山体内现在就只是勘探阶段,试开采。
你们看,品字形的3个升降梯,都能到300米,有两部能到350米以上,有一部能到近500米。
分小队,往上爬,从升降梯的护栏开始爬。然后两人一组进洞穴救人,据说有多少洞穴就有多少工人。便捷的就是矿队有每个工人的分布点,一个手持电脑能知道准确信息,每个队长都拿了一台。”
因为普通工人遍布整个山体内的各个开采点,需要学员们去救,实际就是带他们出来,那些普通人不能爬梯,现在升降梯不能用,普通军人救援速度相对慢,不知道山体会不会再发生什么,所以学员们立即开始救援。
3个升降梯在平地,首先就将升降梯的顶部打开,确保救援都走这个通道,绳索梯。
学员们能快速利用升降梯周围的护栏,爬上几十米几百米的,利用绳索快速将被困的工人带到地面,然后由普通士兵和医疗队接手。
华伟凯上去后,爬到了300米左右,那里有几个小采点,只有两位工人,到了400米,有10多位工人,学员们利用救援用的绳索很快将他们从升降梯的那个电梯井降落到地面,实际上那么多学员同时救援,就会让本来不宽的几个电梯井通道拥挤,这个时候手环起了重要作用,基本是谁发现有工人,立即上报小队长,小队长和别的小队长沟通,这样编排个顺序,更合理更快的救人。
华伟凯救了十几个人后,看了看上面,300米的高度后,升降梯只有2部了。上去的继续爬到350米的上面,升降梯只有1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