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是一位三十出头,叫张顺花的女同志,个头不高,滋润的脸上似乎时时刻刻都堆着容易让人亲近的笑容,看起来是比白惠英要舒服的一个人。
生产车间里,全是机器运作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张顺花招手喊来她们组里生产量和质检合格率最好的两个同志过来,让他们一一做了介绍,讲解了车间里边的设备和工作的内容,以及如何工作。
目前他们厂区以的确良和卡其布为主,这是国棉厂走得最火的布料,之后就是一些毛呢,粗麻,格子布等。
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把这些生产出来,如何工作,就是要学会ci,ao,c-ao作这些纺织机。
听着一番介绍,不少人一想到大街上那些人们穿的衣服的布料将是从她们手里出来,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更是一种自豪。
素华倒还是淡定的,一面听着,一面细致的观察了那些女工们是如何ci,ao,c-ao作的。
参观完车间,张顺花又带她们参观了食堂宿舍,以及活动房和图书馆等地。
厂里有不少人都没怎么读书,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为了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国民的文化水平,所以才建设了图书馆,组织厂里员工一起学习。
当然,也有素华之前了解的夜校,都是为了给他们提供学习和考学的机会。
张顺花说,县里的厂还是小了些,总厂那边有职工家属楼,还有医院,不过以后这边也会扩建起来。
一圈参观下来,天色也差不多了,张顺花拍了拍手,将她们集中过来。
“好了,我们的厂区基本上都参观完了,不需要住宿的可以不用住宿,需要住宿的来我这里签个名,明天自己带上行李过来安排宿舍,然后尽快加入工作当中,正式培训你们。”
“是!”
素华是要住宿的,第一个过去报了名,但后头就没几个人报名了。
这些能进来厂里的,大部分都是住在县里的,家庭也都是不错的,说白了,托关系进来的不是少数。让她们住宿舍?怎么可能?
素华理会不了别人,自己做好登记就行了。
进入棉纺厂的事现在是一锤子定了下来,晚上回去饭馆的宿舍后,素华收拾了行李。
杨丽和冯娟她们下班回来,看着她理好的东西,又在得知她被棉纺厂的招聘进去了,愣半天,完全不敢相信。这可是拿到金饭碗了?确定没托关系?
“恭喜你啊池素华,没想到你还真进去了,这以后端着国家的饭碗,可就不用愁了。”冯娟说。
愁不愁,素华不知道,但她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谢谢。”
杨丽和冯娟还是有些酸的,后头愣是心里难受的没说话了。
刘君娥得知她进了国棉厂,第二天在她离开前过来送了她,当着面的,嘴里心里全都叹着气儿,叹她真是个人才,但人才就这么走了。
素华好笑,真的是相处久了之后,才知道一个人的心究竟是怎样的。刘君娥就是工作的时候太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