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啊!今天怎么没出去干活啊?”蒋老太中午浇花的时候,瞄着吴浩军才起来,问了一句。
吴浩军精神不佳,简单的应了一声。
蒋老太也没过多问什么,告诉他,有他老家来的信,放了好几天了。
吴浩军说了声谢谢,去取了信。
他爸妈给他寄来的。
吴浩军泸城乡下的人,但也不是很乡下,家里人在当地镇上有个一官半职,家中就这个独苗。
高中读完后,没考上大学,没读了,家里人给他安置了一个小干部之类的工作,但吴浩军不愿意干,也不愿意待在那边,借口响应国家号召出来干个体户,一个人就跑了出来。
之前在泸城跟人送货,来到京都之后,就没回去了,没混到什么好活,在工地里扬沙搬砖搞了几个月,之后意外就摸到了卖汽水的活儿,这才干了起来。
信中的内容,吴浩军有些不耐烦,一个月来一次,每次都是让他在外头混不下去了,就赶紧回去,接受他们的安排,他父母就是瞧不起他,觉得他自己干不成什么事儿!
要说吴浩军和素华像的一点,其实很不服输,可以忍,但自己坚持的事,就是不能退,因为那是蛰伏。
而且两人不知怎么的,就是很默契,很多想法不约而同的就能撞到一起。
吴浩军看完信,蹉着直接把信给扔了,反正说什么他都不会回去的,要回去,也是他飞黄腾达的时候。
房间里,吴浩军焦虑的转了好几圈,一直在挣扎。
其实一个人的本事与年龄无关,池素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能独自一个来京都闯,够有勇气的,就算是昨天那个事儿,他作为一个男的都有点萎缩胆怯,但她就敢爆出来。
可想昨天如果不爆出来,那几个人估计真的会没完没了的缠着他们,只有把自己的脾气摆出来之后,才能让对方,知道他们也不是好啃的,即便闹到派出所。
吴浩军这么想着,一番自我的辩诉后,最后一咬牙,一拍桌子,还是决定去找素华。
年龄真不是什么问题,本事才是重要的。
这边吴浩军去找了素华,杨乐生因担心素华肩上的伤,买了一些水果,也去看了她。
素华也因睡得晚,中午才醒,加上胳膊不方便动,拖沓了好长时间才洗漱好。
这会儿正梳着头发时,门被敲响了,素华还以为是楼下的李大姐又给她送什么来了,头发上生着梳子就去开了门。(楼下李大姐但凡休息日,都会在家捯饬点面皮饺子包子之类的,然后就上来给她送点。)
拉开门的瞬间,素华吓了一跳,杨乐生赫然就在她面前。
“杨,杨老师,怎么……是你?”素华想从头发上把梳子拿下来,然而打结的头发在此时非常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