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之所以轮换梁州的州牧,其目的,就是在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持啊!
张泓恍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殿下不在平昌城期间,微臣还帮殿下代收了好几封书信,其中既有太子的来信,也有刑王和郑王的来信!”
李余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里应该是最先被重建的地方。
原本由好几个院子临时拼凑起来的住处,现在已正式改造成一座大宅子。
在宅子的门匾上,还赫然写着吴王府三个大字。
进入宅子的大厅,李余拿起信件,一一翻阅。
太子李据在给他的书信中,非但没有对平昌城的遇袭责怪李余,反而还极大肯定了他在平昌郡这边的功绩。
并且在书信中言明,周国与枭阳各部落的一切事务,李余可以全权处理,包括战事、和谈等等。
看罢李据的这封书信,李余安心了不少,只是,让李余有点心中不安的是,大哥的字迹颇为潦草。
别看李余自己写字不咋地,但他特别喜欢看别人写出的漂亮字。
李据的书法,那没得说,绝对是顶流级别的。
光是看李据写字,那都是一种享受。
而这封书信,也不知道是大哥在赶时间,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就感觉是大哥草草写出来的。
他又拿起刑王和郑王的书信。
刑王的书信,依旧是刑王妃代笔。
信中,刑王妃表达了对平昌郡战事的关切,同意将高屠和秦胜英二人调给李余,另外,刑王妃还在信中表态,援助平昌郡十万石的粮食,不日送到。
李余看罢,心中大喜。
接着,他又看起郑王的书信。
对于李余索要沈放这个人,郑王李元并没有反对,反而在信中一再提醒李余,沈放恃才傲物,不宜管教,在用沈放时,务必要多加考虑才是。
另外,李元也应允,会支援平昌郡这边十万石粮食。
现在,凉州州牧已开始集全州之力,支援平昌郡的重建,其中便包括粮食。
可以说,目前平昌郡已经不再缺粮,但谁又会嫌粮食多呢?
十五皇嫂和十六哥支援的二十万石粮食,可以作为平昌郡的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这三封书信外,另外还有一封特殊的书信,来自于飞卫府。
没有信纸,只有一个人带来的口信。
李余召见了这名飞卫。
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