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门一开,城外的百姓们一窝蜂似的涌入城内。
张怀拉着冯绍,走到一旁,问道:“冯员外,你看到叛军了?”
冯绍连连点头,说道:“看到了!看到了!草民逃走的时候,叛军已经攻打到镇子附近!”
张怀眼睛大亮,急声问道:“你可有看清楚,叛军共有多少人?”
这才是张怀最关心的问题。
据说李余的麾下只有几千人,但这个消息准不准确,他可不敢笃定。
冯绍根本没看到叛军的影子,只听隐约听到喊杀声,至于叛军有多少人,他哪里知道?
他支支吾吾地说道:“得有……得有一万多人!”
冯绍的儿子冯英,立刻接话道:“爹,何止是一万多人?我估计,得有两、三万人呢!”
张怀眉头拧成个疙瘩。
到底是一万人,还是两万人、三万人?
这之间的差别可是很大的!
他耐着性子问道:“到底是多少人?”
冯绍连忙叫过来几名镇民,让他们说,叛军有多少人。
这些镇民也只是听到喊杀声,并非看到人,人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可能是几千人!”
“我感觉是几万人!”
听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张怀一个头两个大。
如果李余麾下的人少,他便可以带领部众,主动出击,擒下李余,立下不世之功。
如果李余的麾下有两、三万人之多,他再选择主动出击的话,风险就太高了,可是若不出击,又会错失立功的良机。
正在张怀左右为难之际,乔装成难民的李余,走出人群,大声说道:“高阳侯,草民看得清楚,叛军就四、五千人!”
张怀眼眸一闪,立刻向李余看过去。
眼前这个少年,十七、八岁的样子,相貌平平无奇,皮肤黝黑又粗糙。
身上的衣服打着好几个补丁,又脏又旧又破,一看就是从乡下出来的。
他直视着李余,问道:“小子,你可看清楚了?”
“草民看得清清楚楚,叛军就是四、五千人!”
李余说得言之凿凿。
冯家镇的镇民,谁都没有亲眼看到叛军,现在听李余说得如此肯定,他们纷纷跟着附和道:“对对对!是有四、五千人!”
张怀一阵心跳加速。
李余麾下只四、五千人,而自己的麾下,可是有六万将士,就算李余麾下的飞卫再如何善战,还能是己方六万大军的对手吗?
老天已经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送到自己面前,自己又岂有不接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