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鹏记得林斐平日里在农场中跟三两好友同吃同住,记得林斐几乎每天都会开着他那小电车在村里来来回回(他那电车有低速嗡鸣,在村里低速行驶时就跟飞机降落一般)。
偶尔,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坐在门前看到林斐那小车,也会上前问问,最后一听价钱那么老贵,还要驾照,纷纷摆手放林斐过。
卢彦鹏还记得村书记也经常往林斐那农场跑,亦或是林斐开车跑去村书记家,跟他的朋友一起在书记家蹭一顿晚餐。
当然,给卢彦鹏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林斐农场的每周六固定节目。每个周六,林斐那农场都会集结一大批他的“好友”前来助阵。
而林斐农场当中的农活儿,一半是现代化农业机械完成的,另外一半机械搞定不了的就由他们去干。林斐在这个时候,常常会搬个椅子,一手举着蒲扇给自己扇风,一手拿着喇叭看谁不干活就吵吵一顿。
林斐的椅子两侧有两个挎兜,布兜里一面放他的保温杯,一面放他的小本本。
谁也不知道林斐那小本本上写的是什么,他总是走哪儿带哪儿,有时候还在上面写写画画。大家都传着说林斐那本子上是“黑名单”,就是记哪个不好好干活的,记得次数多了今后农场便不要他了。
不管怎么样,林斐那小本子至今还是个谜团。
别的怎么样卢彦鹏不想评价,可林斐成日噘着嘴抱怨他总被人骂黑心老板,可他那一身行头在卢彦鹏这个新人看来,还真挺“地主”的。
想到这些,卢彦鹏也不禁猛地笑出声来。
正想着什么有的没的,忽然手机导航提示他最好在前方的服务区休息半小时。
卢彦鹏回神,渐渐把车子往右侧靠拢,缓慢降低车速,驶入匝道。
这个服务区里面停靠的车不多,大车更少,开去加油站加点柴油和尿素,接着卢彦鹏又捡个靠边且不耽搁别人的车位停下。
去洗手间上个厕所,接下来卢彦鹏便不知道干什么了。
瞧瞧时间,还有十来分钟呢,卢彦鹏干脆下车在服务区里瞎逛游。
这个服务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过好一点的这边应该是个高地,站在服务区二楼可以把四周乡野风光一收眼底。
卢彦鹏看到了近处的块块农田,也看到了远处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果树林,还有侧边似乎也是个……农场?
卢彦鹏仔细看去,发现农场里好像还有女孩子在其中穿行,她们说说笑笑的,瞧着气氛特别好。当然也有一些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小家庭出来,小孩子挎小篮子跑跳在前,大人背小背篓慢慢悠悠跟在后面。
这个农场的氛围虽说没有林斐那儿的高涨,但却有一种异样的温馨。
卢彦鹏忽然发现他之前一个人在全国跑来跑去,似乎是有点太“独”了,就算是这次出门跟朋友一起玩,顶多也只是在同一条线上一起走,至于到地方玩什么,卢彦鹏还是自己一人居多。
在林斐农场热闹的那两天,以及在洋景村外小住的那段日子,不论是林斐农场里的远近朋
友,还是洋景村书记或是村民对他时不时地关心,都让卢彦鹏忽然发觉人到底还是个社会性动物、群居性动物。
卢彦鹏看到了林斐父母开车到农场拿东西,出农场大门时林斐盯着他们远去的车盯看许久,卢彦鹏也看到了每周从农场大包大包带走东西的程宇翔他们,买东西时总是口中嚷嚷说给老婆带这个,给老娘带那个。
忽然间,卢彦鹏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是个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个合格的父亲。
他之前做生意时,总是借口要忙,要东奔西跑,很少回家,家里零碎琐事他也一概不关心。后来赚了钱,决定退休养老,卢彦鹏还是借口他喜欢旅行,直接开个房车一年到头也没回过几次家。
想想每次临走前妻子给他准备的锅碗瓢盆和床单被褥,以及杂七杂八的各种食品、零钱,以及每每在外面旅行,妻子时不时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安全,身体是否健康……卢彦鹏觉得自己可真不是个东西!
卢彦鹏立即跑回车里,一脚油门直接踩回家。
到家卢彦鹏却发现妻子并没在家,一双儿女也不在。
奇怪,今日明明是周日,怎地他们竟然不在家?
卢彦鹏给妻子打电话才知道,原是他们仨在外面玩,顺便也在外面餐厅吃了顿饭,卢彦鹏在家等个把小时他们就回来了。
卢彦鹏便老老实实坐在客厅沙发上等着。
他坐了许久,在脑海里也想了很多。
卢彦鹏想起妻子老家便是淮市的,因着林斐,卢彦鹏现在对淮省的印象特别好,他有点想跟妻子去淮市住,就像林斐那样,在城郊承包一个小农庄,自己一家四口在农场里过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想象中的画面那么美好,妻子一到家,卢彦鹏便兴冲冲把他满脑子的打算讲出来,然后眼巴巴瞧着妻子:“你觉得怎么样?”
陶小莲吓一跳,甚至还上前摸摸卢彦鹏额头:“没发烧吧。”
卢彦鹏反手握住妻子双手:“我知道是我之前忽略你们母子三个,现在我想用后半生的时间去弥补你们。”
陶小莲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内心里还隐约觉得这死鬼说话太酸,差点酸倒她大牙。
把手抽出来,陶小莲慢条斯理给丈夫倒了杯茶:“你刚回来,风.尘仆仆的,先坐下喝口茶,等会再冲个澡。”
“咱们回你老家生活,你觉得怎么样?”卢彦鹏坐在沙发上屁.股就跟装了万向轮一般,随着妻子所在的方向随时变换位置。
陶小莲当然乐意回家了,她父母亲都在那边住着,要是回去别的不说,照看双亲可比现在更方便。
只是……以陶小莲对丈夫的理解,他应该在盛海这儿住不了几天,就嚷嚷说要出去玩了。
到时,他现在说的什么回淮市、包农庄这些,一准儿被他抛在脑后。
陶小莲搪塞道:“我是没意见的,两个孩子也都上大学了,不行给他们买辆车让他们周六周天自己跑也行。就是你总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我觉得这事儿你再想两天,到时咱们再做决定也不迟。”
“好。”卢彦鹏乖乖喝水,乖乖上楼洗澡。
陶小莲压根儿就没把丈夫这话当回事,她现在日子过得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丈夫出门旅行一个月顶多也就两万块钱的花销,还是用他自己的小金库,她在盛海这边就近收租,家庭收入全在她一人手中,儿子闺女也有出息,陶太太每日生活除了逛街打麻将做美容,就是听其他太太抱怨他们家丈夫如何如何。
陶小莲可真没什么好抱怨的,早年间丈夫出门跑生意,赚回来的钱大多交到她手上,后来收的租金还在她手里,家庭财政大权全权在握。她这日子过得,有钱还有闲,要老公那死鬼给自己添气受的么!
结果
,这次完全出乎她的预料,死鬼在家住了几天后,不光没再次出门,甚至又跟她说起了去淮市租农庄的事儿。
卢彦鹏:“这几日我在盛海附近也转了几圈,发现盛海市郊以及周边村镇还真有不少家庭农场,各有各的特色。”特别是他那次在服务区看到的那农场,跟林斐那农场的经营模式特别相,唯有一点,她那农场是对外招待游客的。
“咱们不招待什么游客,咱们就开个小农场,种点粮食种点菜,还有果树茶树什么的也都安排上,最后再养个十来只小鸡小鸭……对了,还得养几只田园犬才对味儿!”卢彦鹏是越说越兴奋。
陶小莲深吸一口气,她觉得自己有钱有闲的豪门富太太幸福生活马上就要完结了,不光完结揭篇不说,她接下来还得跟着她这死鬼老公去种地?!
“不行!我干不了农活,我干不下来。”陶小莲就连借口都找好了:“当初我生老二时月子没坐好,到现在还落个容易腰疼腿疼的毛病。”
卢彦鹏也就没指望妻子跟他一起干活,毕竟开农庄这事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保证:“我来,等回了淮市,你还跟现在一样去打打麻将逛逛街就行。”
嘿,这下陶小莲愿意了。
看妻子点头,卢彦鹏立马嚷嚷:“那咱们赶紧收拾东西,今下午咱们就出发回淮市!”
陶小莲:“……”
倒是旁边的儿子闺女听着老爸描述的田园生活,好奇极了,追着老爸问。
卢家兄妹俩有时会抱怨老爸成天不在家,但后来接受老爸就这么性格的设定后,慢慢又发现老爸还挺可爱的。
别的不说,他们这老爸性格特别开朗,而且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很多他们年轻人的网络词汇老爸都能很快接受,而且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再加上老爸常年在外面跑,见多识广,这样一来,兄妹俩发现跟老爸聊天特别有意思。
卢彦鹏虽说没带过孩子,但到底也是自己亲生的,哪儿能不稀罕呢。
特别是自家这闺女呀,脸蛋圆乎乎的就像是个大苹果,卢彦鹏稀罕得不能行,听闺女好奇他口中的农庄主的生活,他便坐在床头连证件什么也不收拾了,开始给孩子们讲他在洋景村的见闻。
故事从他误打误撞进入林斐的农场拼大厨吃饭开始,一路讲到了下午他跟着一起去干农活儿,当讲到农场老板一直被农场白工骂黑心资本家时,两个孩子抱着肚子大笑不止。
随后,卢彦鹏又讲到最精彩的那一幕:
“农场的‘杨白劳们’这时才发现,他们之前一直念叨要喝牛奶、要老板在农场养奶牛,结果纯纯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农场老板把奶牛带回来了,伺候奶牛的是他们,在背后偷偷喝牛奶的确是农场那老板。”
“啊?”
“为什么?”两个小家伙更好奇了。
卢彦鹏简单把其中道理讲了,随即又描述当时的场景:“所以,‘杨白劳们’一面在骂农场老板是个黑心资本家,一面还要担惊受怕,生怕老板有了更廉价的劳动力不使他们了,伺候奶牛时大伙吆喝着一定要好好儿干,好好儿给老板表现。”
“噗!哈哈哈哈哈!”
“太骚了、太骚了!”
门口,是不知什么时候站着的陶小莲,卢彦鹏哄完了孩子,抬头就看到倚着门框站着的妻子。
妻子冲他粲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