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夫君来自末世(决绝)_第 257 章 当皇帝的那些事儿(9)(1 / 1)_夫君来自末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 257 章 当皇帝的那些事儿(9)(1 / 1)

夫君来自末世 决绝 3103 字 2023-09-29

那些来大齐的外国使臣,在大齐待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之前出海的那些船全都已经检修过,各种货物也已经全部准备好,大齐的船队,也就再次出发了,顺便把这些使臣送了回去。

当然,在那之前,黎青执将扶桑使团偷走的包括镜子在内的其他东西拿了回来。

他没有给扶桑使团任何赏赐,对方在大齐待的这一个月,还受到严密监视,其他的三个使团就要好一点了。

黎青执赏赐了他们一人一面镜子。

钱富贵开始制作玻璃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在黎青执的上辈子,是西方率先开始烧制玻璃制作玻璃镜的,而烧制过程中,他们的技术进展得非常缓慢。

换到大齐,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齐有悠久的烧制瓷器的历史,瓷器还有各种烧制方法。

钱富贵挖来许多烧制瓷器的工匠,集思广益,烧制玻璃的技术,也就越来越成熟了。

单纯一面镜子的成本,其实并不高。

黎青执赏赐给这些使团的镜子,是用银子镶边的,周围镶嵌的是玻璃,成本就更低了。

除此之外,他就没给其他赏赐了,但他让手下人带着除扶桑使团以外的使团在京城逛了逛,这些使团愿意的话,可以在京城购买各种东西。

当然要花钱!

要是他们带来的钱不够,可以等他们回到他们的国家之后,给补上。

那三个使团的人都买了很多东西,其中还包括各种罐装的酱料。

等这些使团跟着船队离开后不久,《大齐军报》就面世了。

一年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大齐月刊》《百姓报》《京城日报》等报纸。

其中,《大齐月刊》和《百姓报》会在全国发行,《京城日报》就只在京城卖了。

不过外地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去购买《京城日报》,哪怕他们看到报纸的时候,距离报纸的出售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甚至一个月。

这个《京城日报》非常有意思,它分好几个版面,上面会刊登京城的一些情况,会刊登笑话和有意思的故事,还会刊登京城官员的事情!

比如京城某个官员养了外室,又比如另一个官员被妻子打了,长公主的风流韵事,上面更是没少写。

那些官员的事情,只要是真实的,黎青执直接就会让人刊登,长公主那边,他倒是去问了一句,问她愿不愿意上报纸。

长公主这人有点自私,她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一点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但她又是聪明的,她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黎青执以前有意见,是因为知道她打死过人。

事情不算复杂,说白了就是公主府养了很多男宠,长公主并不能都顾上,这些男宠不甘寂寞,也就跟公主府的丫鬟勾搭在一起。

长公主跟很多人有关系,但她也不是是个

男人就弄回自己公主府的,要是人家身份高点,她只会跟人来点露水姻缘。

公主那些男宠,其实身份都低,他们跟着长公主,也是为了能得到点好处。

吃自己的喝自己的,竟然还跟别人勾搭……长公主抓住他们之后,自然也就让人打板子,最后打死了,也就打死了。

真要说起来,这种事情在其他人家里,也不是没有,就是在长公主府,是男宠和丫鬟勾搭,在别人家,是小妾跟家丁勾搭。

在黎青执看来,不管怎么样,不经过官府,直接打死人,就是不对的,不管是打死男宠和丫鬟,还是打死小妾跟家丁。

他在登基后,处理过动用私刑打死下人的人,那之后,大公主闻弦知雅意,就不再对人动用私刑了。

大公主很听话,黎青执也就愿意给她一点面子。

而大公主得知黎青执的《京城日报》会刊登各种“新闻”之后,一点都不介意黎青执将她的风流韵事刊登上去。

她一直都是个高调的人,巴不得别人知道她都干了些什么。

她年轻的时候,面对京城诸多读书人的指责,也曾难受过,但她不想改。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现在就喜欢看那些读书人看她不顺眼又干不掉她的样子!

大公主对黎青执这个弟弟非常满意。

她一直担心皇位上坐着的人不是她父皇之后,她会没办法过逍遥日子,结果黎青执登基后,完全不管她!

她父皇以前见了她,总要念叨她几句,让她收心让她不要胡作非为,其实这也是她当初不想进宫的原因。

但换成了黎青执……黎青执从来不跟她说这些,只要求她必须你情我

愿,还有不能伤人。

这点,黎青执也不止要求她,还要求了京城其他人,既如此……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是,大公主频频在报纸上出现!

一同在报纸频频出现的,还有金小叶这个皇后。

金小叶农家出身,一路当上皇后,她还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她身上能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黎青执让报纸多报道她,也是让老百姓喜欢她崇拜她,甚至向她学习。

金小叶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而这也确实有用,在报纸上频频出现金小叶的身影之后,甚至还有朝中大员的女儿在看到金小叶之后,当众询问金小叶,问她能不能去金小叶手底下做女官。

金小叶欣然应允,黎青执也鼓励这样的行为。

至于这个女孩子的父亲很生气……生气又怎么样,他连辞官都舍不得!

一眨眼,黎青执登基已经七年。

这七年,黎青执做了很多事情,除了他身为皇帝做的种种,他以前写的《茕独游记》里的纺织机和一些这个时代能制作出来的耕种设备,也在大齐风靡,帮助了很多老百姓。

再加上高产的红薯……虽然并不能让每个大齐百姓都填饱肚子,但大齐百姓的生活

好了很多。

?决绝提醒您《夫君来自末世》第一时间在[格格#党文学]更新,记住?

但他没有进行直接改革,也因此,大齐的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当然,他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大齐一些闭塞的地方,产生的变化也是有限的,就说红薯,好几年过去,很多地方依然没人种植。

这天,黎青执照旧很早就起了床。

金小叶跟他一起起来,有些担心:“阿青,赈灾那么大的事情,我真的能做好吗?”

就在昨天,朝中得到消息,玉溪府那边又发生了水灾。

黎青执当机立断,让金小叶带人去赈灾,今天就出发。

“小叶,你能做得比我更好。”黎青执亲了一下她。

金小叶这些年一直在做生意,对物资调度之类的事情非常熟悉,她去赈灾,真的能做得比他好。

金小叶去的话,还能让黎大毛黎二毛跟着去。

黎大毛和黎二毛现在已经是比金小叶还高的少年了,他们非常聪明,这些年已经把需要学的东西全都学了,就差实践。

但直接给让两个十五岁的少年去赈灾,黎青执是不放心的,干脆就让金小叶带他们去。

这些年,他一直在报纸上宣扬金小叶做的一切,等金小叶去赈灾之后,他更是会大肆报道。

到时候,老百姓对金小叶这个皇后,会越来越喜欢,很多女性,也会以金小叶为榜样。

这是他想看到的。

“好。”金小叶笑道。

其实昨天黎青执问他要不要去赈灾,她也是答应下来的。

她以前的追求,是赚很多钱,但等当上皇后,站到不一样的高度,她的追求就变了。

现在的她想,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这些年,她大部分时候都待在京城,要么就是去港口。

相比于以前的那些皇后,她的活动范围已经非常大了,但她依然想去京城以外的地方走走,看看这个世界。

她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金小叶的眼神坚定起来,收拾好自己,然后就出了宫,询问手下人赈灾物资准备得怎么样了。

昨天得到消息之后,她就让人去准备赈灾物资了,第一批物资会跟着她,在今天中午离开京城。

剩下的赈灾物资,之后还会分批送往玉溪府。

金小叶忙碌的时候,今天的《京城日报》开始出售了。

《京城日报》是前一天确定好刊登什么内容,连夜印刷,然后在第二天上午出售的。

而今天的《京城日报》上,刊登了玉溪府水灾的事情,还刊登了皇后娘娘要带着两位皇子去赈灾的事情。

报纸可以预订,然后让人送上门,当然价格比去书店买贵一些就是了。

不过京城的有钱人,大多都订了报纸,订报纸在京城,那可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当然,普通人家就会去买报纸了。

这年头的人大多比较闲,没有太多要做的事情,还会有人一大早去书店排队买报纸。

叶承刚打开书店大门,就看到门口围了很多人,有年轻的书生,有帮人代买报纸的孩子,还有拎着这鸟笼子的老大爷。

r>这些人看到叶承,纷纷开口:“给我来一份《京城日报》。”

“我也要一份。”

“我要两份。”

……

叶承笑眯眯地拿着《京城日报》给他们:“今天报纸上有大消息!”

今天的报纸上,确实有大消息,头版头条就是皇后娘娘要去玉溪府赈灾的事情。

买到报纸的人看了一眼,都非常惊讶。

“发生水灾,皇后娘娘要亲自带了人去赈灾,她真是个好人!”

“皇上真是心系百姓,竟然让娘娘亲自去赈灾。”

“那是皇后啊,她独自离开京城,是不是不太好?”

“就是啊,皇后去赈灾,前所未有的事情。”

“也没什么奇怪的吧,娘娘多厉害啊,她肯定能把这活儿干好。”

“而且两个皇子一起去呢!”

……

普通老百姓觉得这件事让人惊讶,但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毕竟报纸上整天说皇后娘娘干成了这件事干成了那件事的,他们下意识觉得,皇后娘娘很厉害。

京城那些大户人家,想法就不一样了。

一个官员正在吃早饭,就有人下人拿着今天的《京城日报》进来。

“快拿来我看看,”他开口,“听说玉溪府又发生水灾了,今天的头版头条肯定是这件事,等下上朝,我们肯定要商量一下这件事。”

以前早朝都挺早的,但现在的皇上改了政策,让朝中官员吃了早饭再去上朝。

虽然有官员觉得这样不好,但大部分官员都乐意。

之前的早朝时间,太早了!

正说着,这个官员看向《京城日报》,结果这一看,他就呆住了:“皇上竟然让皇后去赈灾?这怎么可以!”

“我要马上进宫!”这人想也不想,就往皇宫跑。

跟他一样的官员有很多,他们都急匆匆进宫,想要制止这件事。

他们面对黎青执的时候,都有点咄咄逼人了!

一般皇帝,面对这种情况肯定会生气,但黎青执不是这样的。

登基七年,黎青执收拾了朝中一些做了不少恶事的官员,但对大部分官员,他都是很友好的。

他不仅更改了早朝时间,他甚至还准备了桌椅给参加早朝的大臣。

这些大臣可以坐在椅子上上朝,他们面前的桌子上还放了茶水点心。

不仅如此,隔一段时间,黎青执还会让他们休息一下。

这些大臣有些年纪不小了,有点男性方面的毛病,时不时就要跑厕所……中间不让休息有点不人道。

黎青执一直是个很温和的皇帝,他干了那

么多事情,朝中官员没点反应,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现在,面对那些怒不可遏的官员,黎青执笑眯眯的,一点不生气,还时不时出言安抚他们:“李大人,你别这么生气,小心气坏身体。”

“王大人你慢点说,我记得今天的点心是你喜欢的,尝尝吧。”

“周大人赵大人,你们一个个说,慢慢来不着急。”

……

黎青执坐在龙椅上,一脸温和地看着这些大臣。

他对这些大臣,还是很喜欢的。

不就是一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老顽固吗?也就是跟他思想不同而已,绝不可能干出冲上来咬他的事情,多好啊。

不,别说冲上来咬他了,这些老头在跟他意见不合的时候,都不会打他,只会自己去撞柱子。

真是一群可爱的老头子!

至于这些人时常跟他作对,他不听不就行了?这些人又不能拿刀逼着他听。

等再过些年,他们迟早退休,也就碍不着他的事情了。

黎青执温和地看着在场的人,他甚至还从龙椅上走下去,然后给其中几个老大臣倒了茶。

这几个大臣感动坏了,突然觉得他们不该这么咄咄逼人。

黎青执道:“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了,只是这次,我想让两个孩子去历练一下,又怕他们年纪小坏事,只能让皇后去看着点,这次的赈灾银两,有很多还是皇后出的……诸位都知道,朝廷没钱,我还要仰仗皇后呢。”

“皇上,您不可这般纵容皇后啊!”这些大臣纷纷开口。

他们对金小叶意见很大。

一个皇后,出宫做生意就算了,还不让皇上扩充后宫……

说着说着,这些人就开始劝黎青执扩充后宫。

虽然黎青执有两个儿子,跟齐钧比已经很多了

,但还是有点少。

甚至有人向黎青执推荐自己的孙女。

黎青执道:“李大人,皇后上个月给了我五十万两银子,你孙女嫁妆多少?”

李大人顿时没话说了。

黎青执道:“来,诸位,我们商量一下赈灾的事情。”

在黎青执的带领下,众人开始商量赈灾事宜,等商量好,黎青执还留他们吃了个便饭,甚至帮其中一个大臣检查了一下身体。

大臣们:皇上真好啊!特别体恤他们!

跟晋王那样独断专行心狠手辣的人比,他们皇上真的很好。

然后,等这些大臣出宫,就得知皇后已经带着第一批赈灾物资离开京城了,听说还有很多老百姓去送行。

大臣们傻眼了,皇后今天就走?皇上没说啊!

而且朝廷的赈灾物资,不是还没有准备好吗?

等等,朝廷的赈灾物资没有准备好,但皇后的赈灾物资,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所以,皇后去赈灾也可以?

最重要的是,现在皇后已经走了,他们就算再去跟皇上闹,也没有用了……

这件事,

就这么又一次莫名其妙过去了……

朝中官员有点气闷,

黎青执却是安排了《京城日报》的记者跟着去玉溪府,然后写玉溪府的报道,每日送到京城来。

玉溪府水灾的事情,他要跟踪报道!顺便多宣扬一下皇后的功绩,不说别的,明天的《皇家报》上,就会写明这次赈灾,皇后拿出了多少多少东西,说皇后多么大公无私。

可惜照相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不然还可以拍点照片。

不过他有生之年,照相机迟早出来。

因为《茕独游记》的缘故,现在大齐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各种东西了,蒸汽机都已经开始进行实验。

金小叶去玉溪府赈灾的时候,李珠也从崇城县出发,前往玉溪府。

那里不是她的老家,但却是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现在那里发生水灾,她要去帮忙。

当年钱富贵离开裕隆商行的时候,从裕隆商行挖走了很多钱。

这些年,他一直在帮黎青执制作玻璃和肥皂,黎青执让他把所有的镜子都送去京城,不要私下出售,但没拦着他出售玻璃,李珠也就在江安省的省城,开了一家专门卖玻璃首饰的店铺,赚了个盆满钵满。

李珠手上有很多钱,她在江南,还能买到粮食之类的东西。

用最快的速度购买了一批粮食,李珠也前往玉溪府。

玉溪府。

玉溪府时常发生水灾,这里的百姓对水灾并不陌生。

但当水灾来临,他们还是忍不住哭泣,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他们……还能活下去吗?

“朝廷会不会赈灾?”

“肯定会的吧?报纸上说了,皇上一直都有储备物资,准备应对灾情。”

“这次县衙府衙那边,救灾都很及时。”

……

灾民们议论着,但心里还是没底。

其实,就算朝廷来赈灾……他们也不可能靠着那点赈灾粮食吃饱。

他们被冲毁的家园,也回不来了……

他们以后,要怎么生活?

这些人担忧不已,然后没多久,就得知消息,皇后娘娘带着两个小皇子来赈灾了!

玉溪府的百姓,平日里是看不到《京城日报》的,但《皇家报》他们能看到。

就算没看过报纸的,也听身边人说起过《皇家报》里面的内容。

靠着《皇家报》,他们对金小叶这个皇后,也就有了一定了解。

皇后娘娘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她要是来了,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过起来。

这些人这么想着的时候,金小叶来了。

赈灾这时候,金小叶是真的很擅长。

一些官员以前没接触过生意方面的事情,也不会算账,让他们去赈灾,他们干得稀里糊涂的,全要手底下的小吏去干。

那能动手脚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但金小叶不一样。

她跟黎

青执在一起生活久了,也聪明了很多,而她的聪明,主要体现在计算方面。

看到一串数字,她立刻就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玉溪府有多少百姓,这些百姓要消耗多少粮食……这些事情,金小叶比任何人都清楚!

再加上黎青执给她提供了很多赈灾方法……

金小叶以工代赈,雇佣玉溪府本

地的百姓干活,男人或是疏通河道,或是修建房屋,只要好好干活,粮食管够!

女人们她也安排了工作,让她们负责做饭、编织箩筐、制作衣服等等,同样给够吃的。

至于老人和孩子,朝廷会给饭吃,金小叶还把那些孩子组织起来,找人教他们黎青执编写的课本上的知识!

至于那些老人,他们也没有闲着,就负责照顾年幼的孩子。

金小叶带了不少人来玉溪府,不久之后,李珠也带着人和粮食来了玉溪府。

玉溪府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所有的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玉溪府的老百姓都觉得不可置信。

以前每次水灾,他们都会饿死很多人,病死很多人,惊慌的情绪在他们中蔓延,还会有人自尽。

但这次……所有人都在朝廷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等回过神,水灾已经过去了,他们的房子都已经收拾好了,他们的孩子还认了一些字。

这次水灾其实挺严重的,但除了一开始死了一些人,后续却处理得非常好。

皇后娘娘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