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历朝历代众人对自己贫瘠的写诗作词能力感到万分着急时,天幕之中的月神已然是开始了对下一位诗人的讲解。
【吾接下来要说的诗人便是诗圣杜甫(1)。杜甫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区别于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的‘小李杜’。】
【杜甫虽在世时名声不显,但后世却是声名远播,对于神州大地的文学亦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后世人敬仰。】
【而杜甫一生当中约有一千五百首诗歌流传于后世,大多收集于《杜工部集》。】
【诗圣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为北方大士族,其祖上为汉武帝刘彻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则是杜审言。且杜甫与唐朝另一大诗人杜牧同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只是两支派分裂甚远。】
【杜甫青少年时期家境优越生活富足,他亦自小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而落第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唐朝的科举考试不糊名。】
【不糊名的规矩,再加上监考者亦是世家大族,科举制度最为世人所推崇的‘寒门出贵子’其实不过是掌权者的一个谎言。】
【这样的不糊名规矩直到宋朝才被取缔,而糊名的科举制度和上行下效的重文轻武,便让宋朝成为许多文人的理想之乡。】
【但宋朝远不如唐朝,因为在宋朝只有文人能过上好日子,至于其他的农工商阶层,皆是备受压迫流离失所,甚至还时常遭受国破家亡的威胁。】
【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重文轻武,就如同乱世之中,邻居屯兵你囤粮,那你便是邻居的粮仓。】
【当粮仓被搬空之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他们的血肉就会成为邻居新的粮仓。】
【而这便是重文轻武所导致的惨痛结果。】
【北宋那位极为昏庸无能且荒.淫腐朽的宋徽宗赵佶和懦弱无能只会听信奸臣谗言的宋钦宗赵恒,在国亡被俘虏后,一个受尽折磨而死,一个被马乱践而死。】
【当这只会投降的昏庸二帝死讯传回南宋,深得其父其兄风采的宋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实则内心暗自窃喜,认为自己的皇位终于可以坐稳。】
刚刚听到父兄死讯,正在朝廷之上当着百官痛哭流涕大骂敌贼的宋高宗赵构:“……”
啊,这就有点尴尬了。
【一个重用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奸佞六贼,一个罢免力挽狂澜的忠臣李纲,一个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吾应当如何评价?】
【只能说弱宋不愧是弱宋,哪一位皇子是废物就选哪一位,几乎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废物!】
被月神直接点名骂是废物的三位宋朝皇帝皆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要假装不尴尬的继续聆听天幕。
然而月神特意岔开来谈宋朝之事,明显就是不希望宋徽宗赵佶继位。
【宋哲宗赵煦,你且记着,端王赵佶轻佻无能,不可以君天下。(2)】
元符三年,已然重病卧床不起的宋哲宗赵煦坚持要聆听天幕的神仙授课,而他的这一次带病听课,确实就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被大宋后续三位帝王的荒唐行径给气到呕出一口血的宋哲宗赵煦根本不敢昏迷,更顾不上宫人为他擦拭血迹的动作,而是立即让宰相章惇上前来。
“章爱卿,咳咳咳……速速为朕立下遗诏,绝不能咳咳咳……咳咳绝不能让端王赵佶继位为帝,不可让其毁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宋哲宗说得愤慨,其实心中早就思索好为何会是那品行不端的赵佶继位,约莫是因为平日里赵佶时常进宫来孝顺皇后王氏,因而才会有赵佶继位一事。
但无论端王赵佶是如何继位为帝,现如今有了他留下的遗诏,那便是绝无可能之事。
宋哲宗从月神这只言片语中,已然猜到自己会病逝之事,故而在留下端王不可为帝的遗诏后,又让宰相写了一道圣旨,那便是把和他同母亲兄弟的简王赵似为皇太弟。
若他一驾崩,便立即让皇太弟赵似继位为帝。
宰相章惇亦是更为认可简王赵似的才能,而且按照宋朝兄死弟及的规定,确实就应该由官家的同母之弟来继承皇位。
·
【天宝三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之地。再过四年的秋日,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逢,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
【只是比起李白,杜甫的人生更为不幸,因为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并且他的人生备受安史之乱的影响。】
【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后期统治越发腐败昏庸,杜甫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贫困窘迫。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诏天下‘通一艺者’道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这次考试。】
【可由于权相李林甫编造一场‘野无遗贤’的
闹剧,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都不幸落选。】
【科举做官的途径都被世家大族死死把控,这可不是在唐晚期世家大族被起义军杀戮殆尽的时代,于是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毫无结果。】
唐朝。
原本还言笑晏晏看着天幕的世家大族在听到月神的这些话,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
更甚有不敢置信者怀疑自己的听觉有问题,遂连连询问儿子和管家自己是否听错了。
然而同样神情恍惚的儿子们也给不了父亲答案,反倒是管家神情悲痛的点点头。
清河崔氏家主只恨不得是自己耳朵出错,而不是族人尽数被起义军杀戮的消息是真的!
待得慌张情绪稍微好一点,崔氏家族立即就要进宫见那李二陛下——他只想让李二陛下赶紧立下遗诏,万万不可让那昏君李隆基即位为帝!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各个世家大族府内,主要就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最为慌张。
毕竟他们可是大唐的四大世家大族,之前他们能够笑看李氏江山社稷衰败,那只是因为世家大族从来都不会被王朝更迭一事影响。
可现在月神却说他们的家族居然会因为大唐江山衰败而惨遭杀戮,那就必须是和他们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且那李二陛下本身就是出自世家大族,虽然李氏没有他们四大家族的根深蒂固,可想必也不会愿意看到族人被尽数杀戮。
四大家族的想法确实很对,连河南长孙氏都忍不住派人进宫找长孙皇后打点一番,意思也是差不多,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绝对不可为帝。
那这时候李二陛下和他的亲爹在做什么呢?
长孙无忌可以当场给出答案:皇帝陛下正在和太上皇尴尬对视,显然就是被月神揭开科举不糊名真相一事很是让其面上过不去。
当然长孙无忌还知道皇帝陛下心中必定是十分恼怒,毕竟那可是把李氏放在世家第四等的世家大族,他们的皇帝陛下可是很早就想清算这些恃才傲物的世家大族。
只是被江山社稷所牵制住,方才不曾立即动手。
可若是世家大族有求于皇帝陛下,那可就有很多操控机会了。
·
【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诗赋,却皆是郁郁不得志。】
【天宝十年正月,唐玄宗李隆基将举行祭祀盛典,杜甫于天宝九年冬日预献《三大礼赋》,成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可最终还是因为主试者仍为李林甫而未能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样一个小官,可杜甫不愿,朝廷便改任右卫衰府兵曹参军官职。杜甫那时已年四十四,为了生计只得接受这所学无用之职位。】
【只是不幸开始陆续降临在杜甫身上,十一月杜甫前往奉先省家,刚进家门便得知小儿子饿死的噩耗,因而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