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听杨涟这么说就是一愣,他没想到杨涟能这么大度,临走前推荐自己成为下一任知县。杨涟是前任知县,对下一任知县的人选有很大的发言权,同时苏州知府费大人就是东林党,杨涟的话他一定会仔细考虑的。</p>
想到这李继感觉事情有些难办,官场中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如果自己真的当上了知县,那必须要还这个人情。杨涟已经是中央官员了,能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不多,这个人情自然就要还到赵和身上。</p>
赵和听杨涟这么也很意外,没想到杨涟临走前还能关照自己,这样自己也就不同搞那些布置了,有了杨涟这句话,李继就不会真的往死收拾自己。</p>
杨涟都安排完毕后,看了眼来送行的官员百姓,他在常熟这里任职不到两年,但却走遍了常熟的山山水水,这里也算杨涟第二故乡了。</p>
杨涟对所有人深深一躬,朗声说道:“诸位同僚、乡亲,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杨涟在此告别,希望以后能有与诸位再见的机会!”</p>
杨涟说完登上客船离开,码头上的官员心中怎么想不知道,但常熟县的百姓确实真心有些舍不得这位好官。杨涟在任上为官清廉,处理了很多积年的案件,使很多冤狱得以昭雪。还有这次夏税的征收,虽然得罪了县衙的官吏,但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实惠,所以看到杨涟上船离开,岸上的百姓纷纷叫着恭送县尊杨大人。</p>
看到杨涟的座船慢慢远去进入运河,码头上送行的官员慢慢散去,赵和对着李继一躬,说道:“二公,属下这几日身体不太好,偶感风寒,想与二公告个假!”</p>
李继原本都已经想好了,等杨涟离开,就要动手收拾赵和。但刚才杨涟那些话让他改变了主意,杨涟推荐自己的这个人情肯定要还,现在杨涟还没走远,自己就收拾赵和,难免让县中的一些人寒心。</p>
所以李继想了想笑道:“可以,谷丰这几个月为了夏税的事情操劳过度,正好现在户房没什么事情,你在家养病吧!”</p>
赵和一笑,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p>
赵和刚走,韩荣就在李继身边恶狠狠的说道:“二公,现在杨涟已经走了,为何不下手收拾赵和?”</p>
韩荣被赵和欺负惨了,以前赵和有杨涟当靠山,他没办法。现在赵和的靠山走了,怎么李继还不动手收拾赵和?</p>
李继听韩荣直呼杨涟其名,瞪了他一眼骂道:“县尊现在刚走,你就不尊重他了吗?还有现在新任县尊没到,赵和的事情等以后在说!”</p>
韩荣知道刚才是杨涟的话起了作用,但李继现在不肯出手他也没招,没办法只能站在码头上干着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