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对盐政很有研究,这一席话将两法利弊说的清清楚楚,赵和听过后深感佩服。赵和在后世网络上看过一篇为崔呈秀的翻案文章,虽然对崔呈秀舔的有些过了,但对这个老家伙的能力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p>
阉党的首领名义上是魏忠贤,但老魏只是个不识字的流氓,让他玩一些心眼到可以,治国就不要提了。所以阉党所有治国理念都出自面前这个崔呈秀之手,当时朝廷全力打击不法商人,特别是以东林为代表的江南资本主义,这些政策都是崔呈秀操刀,这才保证了风雨飘摇的天启年间没出现什么大问题。</p>
崔呈秀不愧是盐政的专家,简明扼要的将开中法与折色法的优点不足都讲了出来,听得赵和连连掉头。</p>
最后崔呈秀叹了口气说道:“当年叶尚书实行折色法也是无奈之举,盐引被勋贵大量倒卖,搞的盐引贬值,很多盐商拿着盐引去买盐都要排到三十年以后,所以朝廷才实施这个折色法,希望制止朝廷税款的流失。可是这种税法变革绝对不能搞一刀切,折色法倒是解决了朝廷收入问题,但边关怎么办?大量商屯停办,让边关的压力大增,现在看来叶尚书的折色法实在得不偿失!”</p>
赵和听崔呈秀这么说也十分赞同,他来自后世,经历过那场不亚于王安石变法的改革开放,但王安石变法失败了,改革开放却成功了,背后的原因正是王安石操之过急,为各级官吏设定了层层考核目标。而总设计师却没设什么具体目标,一切摸着石头过河,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才保证改革开放的成功。</p>
“崔兄,小弟也认为当时实行折色法确实有些急了,应该在某一盐场与边关设立改革特区,先看看效果怎样,然后才能推广天下!”</p>
赵和这套试点的理论一出,让崔呈秀眼睛一亮,他赞道:“贤弟果然有见地!愚兄听说去年常熟的夏税增收了一倍多,可是出自贤弟的手笔?”</p>
杨涟能越级提拔就是借着夏税的功劳,这件事早在南直隶官场上传开了,大家都说杨涟是税政天才。崔呈秀刚才听赵和说他是常熟县户房经承,所以想了解一下夏税的征收过程,当然崔呈秀不会真的认为夏税能增收一倍,估计是杨涟与下面的胥吏为了完成任务做的假账。</p>
赵和哈哈一笑:“呵呵,让崔兄见笑了,去年的夏税正是小弟操刀!”</p>
崔呈秀听赵和承认就是一愣,他没想到还真是面前这个小子的功劳,要知道赵和才刚刚二十,一县的夏税千丝万缕,不管是真的还是做假账,这小子经手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就太不一般了!</p>
“如果真是贤弟之功,那愚兄就要请教,当时贤弟是如何调配各方,在增加税收的基础上却没有闹出大事?”</p>
赵和叹了口气说道:“哎!实话不瞒崔兄,南直隶都是大地主,为了不触动他们的利益,小弟只能另想他门,小弟经过调查,发现每年夏税的一半多都进了县中胥吏的口袋,所以小弟在常熟推行自封投柜,让胥吏不在经手银钱,这才增收了一倍夏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