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日是华夏统一的开学时间。
沈君诺和刘炎也不例外。
昨天报道交学费的时候,两人已经知道没有分在同一个班。
今天的校园内明显多了许多带着兴奋表情的同龄人,一看就是高一的菜鸟。
不管怎样,在这群年轻人短短十几年的人生中,这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沈君诺和刘炎从家属院出发,步行走过了几百米的距离就到了教学区,他所在的班级在教学楼的二楼。
走到教室门口,沈君诺和张墨瞳差点撞了个满怀。
两人此时才发现竟是一个班级。
受着刘炎的嫉妒目光,两人在教室门口略一致意便一同走了进教室。
此时班内乱哄哄的坐了30多个人。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座位都是随便坐的。
高中不像小学、初中时老师还会再调座位,所以先来的同学们都是尽可能占据了教室中最好的位置。
这大半年里,沈君诺的身高又猛蹿了好几厘米,在这个年龄里已经是蛮高的个子了。
不想阻碍后边同学的视线,沈君诺便主动往后走了几排。
没成想抱着一样想法的张墨瞳也走到教室的后半部分。
教室内一共7排,看到第五排中间还有空位,张墨瞳便坐了下来。
沈君诺看了看最后两排,实在是有些距离黑板太远了,便在身边张墨瞳坐了下来。
也许因今天第一天开学,张墨瞳特意穿了件白色的泡泡袖衬衫,下身是一件及膝的黑色百褶裙,脚踩一双白色运动鞋,束在脑后的长发别了一支白蓝相间的海魂风蝴蝶结。
浑身洋溢着满满的青春气息。
惹眼的张墨瞳进教室时已经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看到随着她进来的男生又自然地在她身边坐下,本来乱哄哄的教室内瞬间静了一下。
此时班内的男生挨着男生,女生挨着女生,这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即使有迫不得已坐成同桌的异性之间,也都远远的把身体缩到同性的一侧
其实沈君诺只是觉得来的一个新集体,和一个相对熟悉点的人坐在一起不会太过无聊。
沈君诺坐定后,先和张墨瞳打了个招呼“墨瞳,好巧啊,在一个班。”
“嗯。”张墨瞳轻轻嗯了一声便没了下文。
前排一个高瘦的同学回身和沈君诺说了两句话,不过眼神却偷偷瞟向了张墨瞳。
张墨瞳的冷漠其实只是源于紧张,因为沈君诺的称呼太亲昵了。
暑假里,几人接触过以后,沈君诺已经是这样的称呼了。
因为大家都是‘猛哥’‘炎子’‘毛毛’‘谨思’或者‘果果’,单连名带姓喊‘张墨瞳’的话,好像大家排斥她似的。
假期里张墨瞳也没觉得有什么,但此刻当着这么多新同学的面让她有些不自在了。
沈君诺看到张墨瞳不愿多说的样子,自然也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欲望。便以这个位置带来的良好视角观察起教室来。
教室左右一共开了6扇大窗户,光线充足。
墙上挂着些‘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类的励志名言条幅。
左侧窗外是农田,教室右侧是教学楼的走廊。
教室内每排坐九个人分成三列,一共七排。
沈君诺现在坐在第五排中间靠左的位置,他左侧靠通道的位置是一位名叫程晓军的同学。
这位同学中考的成绩是全县第三
但此时的沈君诺并不知道同桌的学习成绩。
而教室里面的同学们也神情各异,有人用淡漠表情掩饰着兴奋、期待,有的满脸信心似要立下大志,亦有人正顾盼自得。
看着表情各异的少年们,沈君诺不由联想,二十年后迎接这群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同学里,对于沈君诺来说大多属于陌生面孔。
但有个别几人仍是前世的同学,比如刚才回头搭话的那个高瘦少年。
沈君诺只记得他好像叫宋诚,别的也都想不起来了。
不大一会,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进了教室,做了自我介绍,讲到自己姓蒋,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
蒋老师做了点名后,便安排班里的男生去搬课本、教辅资料,领取打扫卫生的工具等等。
发完课本,宋诚终于忍不住再次回头,学着沈君诺刚才的称呼对张墨瞳道听“墨瞳你好,我叫宋诚”
张墨瞳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低头认真叠起了书皮,而后又在包好书皮的课本上仔细地写上名字:
张墨瞳。
人如其名,一双眸子又黑又亮
沈君诺从旁看了这一幕,心中一乐:这妞不是高冷,是根本就不懂怎样和人打交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