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云瑞又岂能懂得这些女孩子的心思,其实每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世界,都渴望美好的爱情。
云瑞跟在瑾瑜和润玉后面思索着这两个女孩的神秘心思的时候几人不知不觉间登上了飞来峰,飞来峰上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于东晋咸和元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站在庄严的灵隐寺前,云瑞不禁读出了这幅传世经典的名对。
瑾瑜也不禁感叹道“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尽的遗憾。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才应该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称心”不是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云瑞听得半昏半醒,正自思考间猛一抬头发现庙门口站着一个宝象庄严的须眉皆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见三人走来双手合十高宣佛号“阿弥陀佛,老衲灵隐寺主持明镜,夜观天象紫薇星落于此地,特在此迎接贵客。”
此言一出云瑞三人顿感意外,看了看左右人方确定老和尚是和自己几人讲话。
瑾瑜也忙双手合十道“后学晚辈怎敢当大师如此厚待,实在惭愧。”
明镜大师道“几位施主清逸脱俗,深具慧根,老衲也是有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人中龙凤了,快,里面请。”
云瑞虽不是佛教徒但是歪礼数上也是极尽周全,出自静思别院瑾瑜则不同,在明镜大师的亲自引领下虔诚的跪拜一番之后几人才随明镜大师进入禅室。
小沙弥奉茶之后,明镜大师盯着云瑞道“施主近来杀意太强,还请保持灵台清明,以免多造杀孽有违天和。”
云瑞闻言大惊,这个大和尚看来定非简单之人,不止深通佛法,看来术数星象所不知。“近来晚辈确实多伤人命,自己也心中常有悔恨,但是有时竟不受控制,还望大师慈悲指点。”
“菩提本树,明镜亦非台,本来一物,何处惹尘埃。施主深具慧根,仔细想想应该能想通,自然也会有克制。”明镜大师笑容可掬的说道。
“大师的意思是弟子应紧守灵台,不畏外物,更不应被其他的人或者事影响?”云瑞试探的问道。
“善哉,善哉。知易行难,施主还请珍重。”明镜大师说道。
正是人生一半听于我,另外一半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