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明天牛杂店就要开业了,记得来吃呀。”
“对,吃大碗送小碗,小朋友还额外赠送一颗卤蛋。”
“你要是不方便过来的话,打个电话我们把牛杂送到你家里来。”
......
经过三天的紧张奋战,李杰的牛杂店终于要开业了,取名为——李记牛杂。
简单,好记。
至于宣传方面,李杰只是印了些传单发放。
网络宣传没搞,一是自己这又不是什么网红店,开业了新界那边的人也不会专程跑过来品尝。
二是现在是香江八十年代尾期,网络连起步阶段都不算,怎么宣传?
一切都是以品质说话,首先经营的还是街坊邻居这一块。
聚英堂不收保护费,还经常做义工,在街坊邻居这边的口碑还是非常好的。
知道李杰开了一家牛杂店,都表示会来品尝。
开店少不了要搞活动,李杰来了一个吃大碗送小碗。
送劵,好让对方下次再来。
做过餐饮的都知道,牛杂的利润不比面和炒菜,能有三成就已经不了。
吃大碗送小碗,意味着李杰每卖一碗都是在赔钱。
好在李杰对自己的牛杂有信心,相信牛杂的品质可以拉人,做的是回头客生意。
为了保证牛杂的味道和品质,进货和煮牛杂的工作都是由李杰亲自来做。
脾气火爆的赵攀被李杰安排在后厨掌勺,总是挂着一张笑脸的孔建负责收银,杨科和李峰则暂时负责跑堂。
创业前期为了节省成本,连个服务员也没有招,所有活都是哥几个自己干。
辛苦是辛苦了点,可一旦干出了点成绩,还是非常满足的。
“噼里啪啦。”
选择吉时放了一挂鞭就算是开业了。
“杰哥,有点奇怪呀。
昨天答应过来的叔伯们怎么一个也没有出现?”
赵攀抓了抓耳朵有点急地问。
杨科也皱着眉头说:“没,有便宜不占,不像那些街坊邻居的性格呀。”
“杰哥,不好了!”
出去打探消息的孔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喘着气说,
“杰哥,我弄清楚为什么没人来了。
妈的!
昨天我们前脚去宣传,后脚就有人挨个威胁,说谁要是敢来光顾我们店的话就把人家的腿给打折。”
“干你娘的,这话是哪个混蛋说的,我现在就去砍死他!”
赵攀吼叫道。
果然,和我猜的一样,有人想要搞我或者说搞聚英堂。
连一家牛杂店都不放过,是不是有点太心急了?
李杰淡定地说:“这事是山猫干的吧?”
孔建应道:“山猫没有自己出面,可出面的全都是跟山猫的小弟。”
“干他娘的,我现在就去剁了那只猫!”
赵攀说着转身就去厨房拿砍刀。
“拦着他。”
李杰向杨科吩咐一声,然后就将目光投向门外,只见山猫带着二十来个小弟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杰哥,我老远就闻到了牛杂的香味。
没想到呀,五年不见,你在牢里还学会了这种手艺。
佩服、佩服!”
“山猫,你想干嘛?”
孔建和李峰将其拦下。
“干嘛?
老大开业,我当然是来送贺礼和捧场的。
来,这是我的红包。”
山猫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信封拍在了李峰手里。
六块钱?!
李峰皱起了眉头,这不是明显在羞辱人吗?
山猫双手抱拳冲李杰讲道:“老大,祝你开门大吉、生意兴隆!”
说完,回头斥道,
“都他妈的哑巴了吗?不知道叫人呀?”
“老大,祝你开门大吉、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