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对这条京杭大运河极为重视,一度上升到了国河的程度,沿河设卫建仓,以卫兵来运输皇粮。
后来的青帮说有一百二十八帮半,什么江淮九帮、松江九帮等等,也就是因为这种卫所制的漕运制度。
明亡清兴之后,对这条京大杭运河仍然极为重视,而且其在管理上仍然是延袭明制,几乎没有改变。
但是雍正上位之后,对很多制度进行了改革,他除了在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等进行制度上改革之外,也对漕运制度进行了改革,就是改官运为民运。
这是因为当时山东、河南等地无地无业的流民较多,这种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让总督田文镜极为重视,才向雍正奏折,请求征无业流民为漕运船夫,这样一来,地方上也安定了,朝庭的财政开支也减少了,深合雍正之意,就同意这个漕运改革。
自雍正以下,一两百年的时间内,有形无形的让漕运这帮船夫结成了一个共同体,也就是后来的漕帮。
虽然漕帮在明朝就有,但是因为官方垄断了运河运输,这种漕帮只是地方式的,自雍正之后,则是全国性质的。
正是这群干着国家该干的事,又不在国家编制之内的人群,形成了一个脱离国家的庞大组织,而且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后来又失业了。
在太平天国南乱的时候,南方漕运已经不通了,太平天国不可能让自己境内的粮食被运调给自己的敌人。
虽然后来太平天国之乱平了,但是运河北段因为导黄河水为运河水长期积沙过多,也淤塞住了,如果重新疏导成本太高,而且这个时候西方船已经进入中国,靠着强大的动能及吨位,完全可以在海上运输,清朝就用海运了。
漕运一停,清帮组织也就吃不上饭了,为了生活不得不被迫转业,舍弃漕船而去占旱码头,而这也就是的主题:“青帮上岸”。
当然,这里所说的青帮上岸并不是上海滩之类的占抢码头,而是青帮组建及早期的事情,至于上海滩三大亨,及后来的蒋志清(介石)等军政大员加入青帮,就是极远极远的事情了,因为他们都是主角的耷拉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