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病便卧在了床中不起。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几日便请遍了方圆百里之内的良医。
但无一人能够医治此病,就这样过了月余,芜菁也日渐萎靡,看样子将不久于世。
乎一日,正当老两口在屋里一筹莫展之时,有家童来报。
说门外有一白发白眉白胡须的邋遢道士求见。
当老道士被请进屋来,只见他,白髯如银丝般垂胸,脸上充满落日余晖般的光彩,眼睛明亮的蹦出丝丝的精光。
衣服虽然有些邋遢,但不失仙风道骨之气。
见到这对夫妻二人之后,老道便一拱手道:“无量天尊,贫道士给二位贺喜了。”
芜菁的父亲听到此话,被他说的莫名其妙便问:“请问道士喜从何来?”
“这喜的是,你儿命中不凡定能遗失。”
芜菁听父亲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喊道:“来人!”
“把这个疯道士给我轰了出去。”
这时,无情的母亲在旁边出言拦阻道:“老爷且慢,我儿现在正卧于病榻之中,在床上坐起都困难,何来遗失之理?且听他说我儿是如何遗失的。”
此时芜菁父亲强压心中的怒火。
便问道:“老道士,你倒是说说我子是如何能遗失的?即便是遗失也是人生之不幸,又怎么成了喜事的?”
此时,老道士手拢长髯,不慌不忙的说道:
“此子三日之内便可下床游走,而后又遗失于床踏之上。这遗子虽是一时之痛,然又优如抛饵,不舍难求,若能钓得金龟之胥,何不喜哉?
夫人听到此言后,便对老爷说:“老爷这道喜之言,也没有推辞之理,这老道士此言要是灵验,我儿定能痊愈,遗失虽坏,但相比不愈便是喜,凡事应往吉处想。”
随后,二人设宴款待了这个老道士。
这也成了天下奇闻,一个是疯疯癫癫的老道士,上门给贺孩子遗失之喜,一个是宅心仁厚热心款待这不幸之灾。
在道士走了一日后,芜菁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小脸儿也马上恢复了以前的粉润之色。次日便能下地游走,此病不治而大愈。
接着,在三日后的傍晚,她忽然嚷嚷着要到自家的大门口去骑那一对儿守门的石狮子。
在一大堆丫鬟仆从的围绕下,芜菁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大门口。
此时,她抬眼正看到,在大门外有一个衣服补丁摞补丁,左手中拄着一根乌黑奇形怪状拐杖的老妇人,正在用右手中端着一只脏兮兮残破的白玉碗在那要饭。
芜菁看见她十分的好奇。
就来到了那个老妇人的面前问:“老婆婆,你在这干嘛呢?”
“要米。”
“你要米干嘛呀?”
“铺路。”。
“能带我一起铺路吗?”
“你给我米,我就能带着你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