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面粉,酵母粉融入温水后放入面粉中,用筷子把酵母液与干面粉搅拌均匀,使干粉完全吸收水分,变成面絮。
用手把面絮揉和在一起,揉成“三面光”,也就是盆光,面光,手光。
揉好的面团盖上棉被放在东屋炕上发酵,估计炖鸡炖差不多的时候,面团就发酵好了。
炖鸡也急不得,一定要炖到时候才能入味儿。
干活的都累的干不动了,彻底罢工,五人果断又组成了刨大王小分队,玩上了一波。
其实假期的景色往往千篇一律,真正能让人放松的,不过是美食和与朋友一起的欢笑。
玩闹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乔明去看了看面团,已经发酵到原来的两倍大了。
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戳个洞,面团不回缩,也没反弹,撕开面团表皮,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孔,像蜂窝似的,这就是发好了。
案板上撒上一层面粉,再次揉一揉面团,直到表面光滑。
要说面食想要做好,细节很多,又很繁琐累人,没有点体力和耐心真的不行,只能说为了吃,一切都值了!
揉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薄饼,大概半厘米厚,太薄了花卷会干硬,不松软,太厚了做出来层次又不够分明。
在薄饼中间淋上食用油,提着饼的一角到中心反复的揩油,重复几次,直到整张饼都涂满油。
撒上一些胡椒粉,再次蹭一蹭,直到均匀。
切一把跟隔壁老王头顶帽子一样颜色的小香葱,撒在饼面,淋上油,葱花被油温柔的包裹,一会蒸的时候,才能保持翠绿。
剩下就是展示手指灵度的时刻了。
卷,捏,切,按,折,扭,一个花朵般层次分明的花卷就做好了。
在锅里加上一个蒸架,小花卷底部刷上一层油,避免粘上,盖上锅盖,开蒸!
大概十几分钟,花卷就熟了,乔明打开锅盖一看,比半个拳头大的花卷,又白又软,飘着绿花,光是看看,他就觉得自己能一口气吃二十个!
花卷拿出装盘,下面的大公鸡也差不多了,浓郁的鸡汤炖出来竟然有些偏红色,看着就食欲满满,用勺子扒拉了几下鸡块,避免糊底。
用筷子扎一下鸡块,皮肉已经酥软的不行,都不用使劲,一筷子就扎透了。
土豆也早就熟了,原来个头挺大的滚刀块,现在已经小了一圈,估计消失的部分都已经化进了汤里。
这次的榛蘑放的并不多,只是借个味儿,但味道也挺浓的。
乔明忍不住用勺子盛了一口汤,顺带着还带走了唯一的鸡心。
也顾不上管自己的嘴抗不抗烫了,吹了两下就往嘴里送。
一口鸡汤下去,满口的肉香,瞬间席卷了他的整个嘴巴,还不停的在向其他地区进攻,蔓延。
鸡心本就很有嚼劲,配上鸡汤的滋味儿,口口生香,可惜一只鸡只有一个心脏,不然多吃几个,那才叫痛快!
“鸡是不是好了啊!”
打开锅盖的香气实在太浓,王浩然闻到味儿,赶紧踏拉着鞋出溜到外屋地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