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名国营养鸡场家属的对话尽收耳内,齐席儿又若有所思地看了眼那一摊摊堆积如山的鸡屎。
紧接着,她又围着国营养鸡场的厂房转了三圈,发现了另外三滩堆积如山的鸡屎山。
确认了鸡粪的份量后,齐席儿才又慢慢地转到了养鸡场的正门口。
因为还在上班时间,国营养鸡场的大铁门是紧闭着的。
拿出了在国营糕点厂蹲人的经验,齐席儿径直走向了国营养鸡场红字铁招牌旁的门卫室,故技重施地敲了一下窗户。
“谁啊?”门卫室里探出个中年男人脑袋。
齐席儿当即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装作着急地问道:“大哥,您好,我是打附近乡下小柳村来的,来国营养鸡场找人探亲的,请问你认识一个叫做郭志义郭同志的人吗?”
这也是齐席儿用惯了的理由了。
哪怕是七十年代国营工厂的工人自诩高傲,心里隐隐约约地瞧不上裤腿带泥的农村人,面对来城市寻亲的农村人也挺友好的。
毕竟自己亲人寻过来也可能遭遇这一遭嘛。
果然那中年门卫的脸色立即缓和了,露出了思索表情,又摇头道:“我还真不记得咱们厂里有个叫郭志义的人了。要不待会儿等中午下工了,我让人去帮你去家属院问一下?也免得你就在这儿苦等。”
眼瞧着离中午下工不远了,齐席儿忙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那就麻烦大哥了。”
抱着一个蓝布包裹蹲在了门卫室旁,齐席儿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门卫套起了话:“我听我叔没事时在家里说的,在咱们这养鸡场干,伙食待遇挺好的,每天都能吃得上蛋和肉呢。”
“大哥您家日子一定过得不错吧。”
被人捧着说话哪有不舒服的,中年门卫心情大好,却仍矜持地摆了摆手道:“和隔壁镇的肉联厂肯定不能比,不过比起其他什么棉花、糕点厂,逢年过节的确要多发几斤鸡蛋和鸡肉,生活也算得上不错吧。”
“不过这鸡肉到底没有猪肉好吃,我们厂里的工人们天天念叨着想吃猪肉呢。”
“可这年头猪肉是真的难弄啊,一个人一个月才半斤肉的指标,加一起也炖不了一碗红烧肉的,孩子一人夹一筷子就没了,我们大人还不好意思和孩子抢,还不是只能吃个筷子上的荤油算了。”
“要是有机会弄到点肉票,好好地开上一顿荤才是真好。”
齐席儿露出若有所思表情。
看来传言并没有出错,同样是吃‘国家粮’的国营工厂,国营养鸡场和国营肉联厂的工人们的日子,要比国营糕点厂和国营棉花厂的好上许多。
以后小鱼小虾腌酱弄出来后,除了可以往省城黑市上走外,第二要盯准了这些镇上最富裕的人群。
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齐席儿才又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假装咽了咽口水道:“逢年过节有鸡蛋和鸡肉,已经是我们农村人想都想不到的好日子了。难怪我叔特地写信要家里人送我过来,想试一试能不能招上养鸡场的临时工呢。”
随即,她又佯装灰心丧气地抱怨道,“可我虽然有了大队和公社的介绍信,也是实打实的农村户口,又只有初中文凭,人家待遇这么好的厂怎么肯收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