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哆。”
高欢来到203,敲响文学社虚掩的大门,推门走了进去。
十几个趴在桌子上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抬起头,高欢视线一扫,找到温婉翘起来的马尾,于是走到后者身旁。
“咳。”高欢在空位上坐下,小声道,“同学,可以借你一本书看看吗?”
温婉连抬头的动作都没有,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向高欢递过去,然后便又沉浸在摘抄句子中。
高欢打开书本,借着阅读的掩饰打量起文学社的教室。
文学社的环境很简略,学生们将十几张桌椅围在一起,相对而坐,布置的像是会议室。
高欢目光一扫,社团的成员基本都是女生,只有寥寥几个戴着厚重眼镜的男同学,此时大家各自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
高欢四处打量,看见黑板上黏贴着一些文章,他起身来到黑板前观察,发现是文学社的成员的优秀文章展示。
“嗯?”高欢在众多展示作文中发现了杨绵所写的一篇。
“雨后没有晴天?”高欢视线对着作文一行行扫过去。
杨绵以很短的篇幅编纂了一个女子,行文采用第二人称,感性的笔触勾勒出淡淡的伤春悲秋,一个忧郁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高欢还是第一次见用第二人称写的如此出彩的文章,但看着看着他却蹙起了眉毛。不是说这文章不好,而是太丧了,很容易联想到它的主人是个忧郁的人。
“‘你本该知道的,埃利都灵的冬天没有雪,乌云过后又是另一片乌云,所以那天不该不撑伞,不该晾起那件毛衣。’”
温和的声音在背后响起,高欢回头看去,一个顶着棕色头发,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不知何时站在自己身后。
相貌儒雅的男人边看着杨绵的作文,边将其中一段话轻读出来,他似乎在对高欢说道:“我很喜欢杨绵的文字,像是黎斯那河畔吹来的风,经过城市建筑的过滤后,拂面而来的冷清也沾染上了人气。”
“呵呵。”高欢笑了笑,不予评价。
有学生发现了男人,礼貌地打招呼:“爱德华老师。”
名叫爱德华的男人朝学生笑了笑,然后侧头看向高欢,说:“你就是高欢吗?今天新来的学生,我是你们班教授语文的老师。”
“你好,爱德华老师。”高欢说道。
爱德华的笑容与语气皆让人如沐春风,他说道:“高欢同学选择的社团是我们文学社吗?欢迎你的加入。”
“去找个位置坐下吧。”
高欢最后看了眼黑板上杨绵的作文,走下讲台坐在了温婉旁边。
文学社真是个枯燥的社团,学生们或阅读,或将自己写的文章交给坐在上首的爱德华点评。
交谈声很小,教室里静悄悄,余下只有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
低头便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高欢哪里有心思看进去,他本来就不是来上学的学生。
高欢轻轻碰了碰温婉手肘,待对方回了头,问道:“同学,杨绵之前也是你们文学社的人吗?”
温婉对着高欢眨了几下眼睛,点了点头,当真是惜字如金,舍不得与高欢多交谈几句。
高欢心思活络,又试探性的问道:“她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学习成绩应该很好吧?”
“嗯。”破天荒的,温婉看着高欢的脸竟开了口。
“呵呵……”
高欢礼貌地笑了笑,又将视线投回书籍,却心不在焉。从杨绵这篇雨后不放晴的作文笔触来看,她似乎与其母亲所述的开朗有些出入。
高欢眉毛蹙在一起,尽管有些主观,但凭直觉,他还是觉得一个开朗的女孩写不出来那么忧郁的文字。
“是因为压力吗……”高欢在心里列举出可能导致杨绵子杀的原因,然后又将学习压力一行排除。
从今日的观察来看,高欢除了没发觉张远所言的,对自己有特殊吸引力的假面外,也并未觉得这所中学的学习压力有多大。
高欢将条件一一排除,觉得基本上只剩下了一种可能。他拿起一只笔,手顿了顿,在一张白纸上写下“霸凌”二字。
“可是,另外三个自杀的女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高欢沉眉思索,论他怎么看,这所学校都有些不对劲。
“高欢同学?你在写些什么呢?”有声音响在高欢背后,他回头看去,发现是爱德华。
高欢思考的有些入迷了,连爱德华走到了背后都没发觉。
“哦,没什么,我练字呢。”高欢笑着,握着笔将霸凌二字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