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岂独无故(上官容止)_18资治通鉴(2 / 2)_岂独无故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18资治通鉴(2 / 2)

岂独无故 上官容止 0 字 2021-03-26

3 王翦屯兵中山,图谋燕国。赵国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数百人逃到代,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之后,有的大夫们去归附代王,代王与燕国合兵一处,驻军在上谷。

4 楚幽王薨,国人立他的弟弟芈郝为王。三月,芈郝的庶兄芈负刍杀掉芈郝,自立为王。

5 魏湣王薨,子魏假继位。

6 燕太子丹对秦王的无礼十分怨恨,想要报复,问他的太子傅鞠武,鞠武建议他向西约定韩、魏、赵,向南结盟齐、楚,向北联合匈奴,以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旷日弥久,让人烦闷,我等不了!”

没过多久,秦国将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逃亡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他住在宾馆里。鞠武进谏说:“以秦王的暴虐和对燕国的积怨,已经让人心惊胆寒了,更何况让他听说樊将军在燕国呢!这就像把肉扔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希望太子赶紧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太子丹说:“樊将军穷途末路,来投奔我,正是我应该用生命来保护他的时候,怎么能把他撵走呢!希望您想想别的办法!”鞠武说:“做危险的事来求平安,惹祸来求福,谋略肤浅而仇怨很深,为了一个人感恩戴德,而不顾国家之大害,这就是滋长冤仇,助长祸患啊!”

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

1 秦王大兴兵,派王贲攻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也灭亡了。

【司马光曰】

燕太子丹不胜一朝之愤而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得宗庙覆灭,始祖召公不得祭祀,罪莫大焉!还有人赞美他是贤公子,岂不是过分!

什么叫国家?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这叫国家!如此,则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如此,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焰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又何足畏惧!太子丹放着这些正事不做,反倒以万乘之国,发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成墟,不亦悲哉!

跪着膝行前进,那不是恭敬;反复重重承诺,那不是信用;挥金散玉,那不是恩惠;自刎剖腹,那不是勇敢。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深谋远虑,行动也不符合正义。这样做,跟楚国的白公胜之流有什么区别呢?

荆轲呢,感激太子丹对他供养的私恩,不顾自己七族的性命,欲以一把匕首,强燕而弱秦,还有比这更愚蠢的吗?所以扬子评论这些事,认为要离为吴王阖闾刺杀庆忌,不过是一个蜘蛛螫人的角色;聂政刺杀侠累,不过是一个壮士的角色;荆轲呢,刺客而已,都算不上义士。又说:“荆轲啊,如果以君子之道来衡量,也就是一个盗贼吧!”

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

1 王贲从燕国向南攻齐,突袭临淄,齐国人毫无防备,没有一个人敢于抵抗。秦国派人引诱齐王建,承诺封给他五百里地,齐王建就投降了。秦国把他迁居到共城,软禁在松柏树林间,活活饿死。齐国人怨恨齐王建不早与诸侯合纵抗秦,听信任用奸臣和外籍宾客,以致亡国,编歌曲讽刺他说:“是松树吗?是柏树吗?把田建迁居到共城的,是那些宾客吧?”埋怨田建听信那些心怀叵测的宾客。

【司马光曰】

合纵连横之说,虽然反覆百端,千头万绪,但大致来说,合纵符合六国的利益。从前先王建立万国,亲附诸侯,就是要他们交通来往,相亲相爱,飨宴相乐,结盟互保。如此,则秦国再怎么强暴,他们又怎会至于灭亡呢?韩赵魏三国,是齐楚的屏障,而齐楚两国呢,又是韩赵魏的根底,形势相资,表里相依。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居然还相互攻打,韩赵魏攻齐楚,就是自绝其根底,齐楚攻韩赵魏,就是自毁其屏障。哪有拆毁自己的屏障,以向盗贼献媚,还说:“盗贼将因此爱我,而不会攻击我。”这岂不是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