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p>
纯阳殿前的崖坪上,弟子们守护沂山血战不退的地方,已立起一座一丈多高的黑色石碑。</p>
石碑无字,碑前左侧立一个黑色水坛,右侧立一个黑色火沼,中间放着一个黑色道炉。</p>
整个祭坛一片漆黑,阳光洒落,祭坛反着微光,并不显得阴暗,只是有些清冷。</p>
作为靖灵主持者的方正桓站在碑旁,先是念了一遍巫觋时代的往生之歌,然后看向祭坛前以吕万象为首的沂山弟子们,声音幽幽传开:</p>
“于东井中,人末汲者;截竹取火,印香引之;水火交练,超阴度亡。上香。”</p>
随后,方正桓又轻轻诵起《太乙救苦经》,低沉肃穆的经声中,吕万象持香上前,躬身行了三礼,将香插在道炉中。</p>
弟子们依次上前致礼,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弥散开来,只是这种宁静,在吕万象心里,在李奕心里,在宋山心里,在那些失去了朋友师长或弟子的人们心里,还带着悲伤。</p>
就像吕万象说的那样,只要沂山还在,这些人便不会离去。</p>
他们的灵位已被放入长乐殿,和沂山的历代掌门放于一起,他们的故事已蕴含在靖灵碑中,沂山不老,他们便永远不会被人遗忘。</p>
山谷无风,宁静,肃穆,乃至压抑。</p>
茫茫中,仿佛可以看到逝去的英魂们在看着沂山微笑。</p>
“沂山,在日后,会成为海岳纯阳。”</p>
何问望着石碑,轻声开口。</p>
没有人反对,沂山的凝聚力甚至不亚于青山和圣贤城,当一个门派如此齐心,又有什么道理不会崛起呢?</p>
风雨过后,不一定会有彩虹,但总会有一片新的天地。</p>
而这场风雨,对沂山来说,是灾难,更是新生。</p>
……</p>
……</p>
靖灵结束,已是午后。</p>
沂山山门前。</p>
何问依然是一身锦衣,这是前日从骈邑定制的,只不过骈邑镇小,料子比之前要差上许多,颜色也由青白色变成了青黑色,胜在便宜。</p>
何问把一个很长的包袱递给准备归山的方正桓,说道:“还请师伯把此剑转交给师父,紫气东来我便留下了。”</p>
方正桓接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要有什么压力,青山不是没有掌门外出闯荡的先例,什么时候想回来,再回来就行。”</p>
何问眨眨眼,问道:“师伯,不如我把掌门让给您?”</p>
方正桓严厉道:“胡闹!”</p>
何问嘟囔道:“您知道我不想做掌门的,何况哪有掌门在任期间一直不归山的情况啊!”</p>
方正桓一愣,“你准备十年不归山?”</p>
何问尴尬地挠挠头,“我想走遍江湖再回去。”</p>
方正桓问:“什么叫走遍江湖?”</p>
何问想了想,说道:“比方说,青莲剑仙那种。”</p>
方正桓正色轻喝:“道典记载中,青莲剑仙游历了十五年!”</p>
何问委屈道:“所以我才想说,把掌门让给师伯啊!”</p>
一阵寒风吹过,带起几片青绿草叶晃悠悠地旋转。</p>
方正桓看着草叶,心情极度复杂,沉默了很长时间。</p>
少年试探道:“师伯?”</p>
方正桓长叹一声,感慨道:“你师父不让你下山,却又没有阻止你下山,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你记住,遇到难处,万事皆有青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