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为了江山社稷,你会让你功高盖主的光芒成为动摇江山社稷的众矢之的吗
你应该想到的。你是多么聪明的人,将最不起眼的小皇子一步步扶上帝位,用权力威望和手段让文臣武将臣服。你该想到的。只是你太狠了,你太自私。你想知道你为他做了如此多的事,付出了这么多年,是该看看成效了。是该看看你所养大的孩子,是否会对你忠心耿耿。
这是你对他的一个考试,所以你才不会给提示,不会为他做好哪怕一点准备,希望他可以凭本心给出答案。可这场考试,李若鸿完全蒙在鼓里。直到考验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问题的可怕。群臣进谏,没有一个支持他理解他的人。选天下百姓还是选你,这样的选择太绝对。他思前想后,才想出一个委婉的法子,先让你回宫。他希望这时候你能帮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他在做抉择,在做考试的答案。
这是一场不不公平的实验。
实验者用尽权力给被实验最好的呵护,被实验者完全不知道自己被操控的命运,在迎接考验的那一刻。那是实验者的精心准备,是被实验者的茫然无措。
背叛者到底是谁是李若鸿吗,他从未怀疑过唐钰会叛国,从未怀疑过唐钰会背叛他。他只是太软弱,太不成熟。在重压之下,选择了逃避,希望逃避到唐钰的羽翼之下,像是刚走入社会碰壁的孩子寻求家的温暖。背叛者是唐钰吗不,他从未在这场考验上留下余地,他用了全部的真心来对待小皇帝,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答案的真实。
没有背叛者,只有自私的考验。
面对叛国的嫌疑,唐钰完全可以回朝辩解,以他当时的威望和手段,完全可以让朝中大臣闭嘴,完全可以等打退秦军再议。可是他没有,他没有解释,他用了最决绝手段来表明忠心。那就是以死明志。
唐钰他要的,是同样的付出和信任。现在考试答案已出,李若鸿没有让他留在边疆打仗,而是召他回宫,甚至允许再殿内设下埋伏。这样的答卷太令人失望。既然已经知道结果,何必再听解释,何必再废话。这场梦境已经完成了任务。于是,他以死明志,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若鸿没有机会解释,没有机会申辩。他只能抱着尸体痛苦,可尸体不会有任何回应。他只能对着熟悉的面庞,一遍遍诉说衷肠,可时机已过,说再多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李若鸿是可怜的,在最懵懂的时候,第一次得到陌生人的信赖,第一次见到了光芒,于是将那人揣在心底,不敢有丝毫的玷污和不敬。可是他要面临的考验,确是满朝文武,上至太后,下至百姓的反对。这时候的他,还太稚嫩,就像是温室立的花朵,第一次走出室外,面临的就是狂风骤雨。他有心无力他想保护唐钰,可能力做不到。为此,他将付出失去挚爱的代价。太可怜。更可怜的是,他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他必须接受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了挚爱的死亡,都是自己的错。他的后半生都将生活在痛苦和悔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