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茅苔喝完,场面也是乱糟糟的,该走.私的走.私,端着分酒器送圈的也开始动了起来。</p>
坐在吴良身边的杨耽双目无神,别人过来敬酒也是推脱说第二天还要忙工作,不好意思云云。</p>
这就是排桌人的智慧了。</p>
不请不合适,请了还得找个合适的人陪着。</p>
陕重氵气一帮子老头除了说几句荤段子想要正儿八经的给美女主持陪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那么,将其摆在吴良的身边,直接由吴良照顾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正确选择。</p>
包括敬酒,杨耽婉拒,吴良帮个腔,自然不会有人再找上来求不自在,敬酒的时候也是和对方的茶水杯轻轻碰一下。</p>
吴良也是有意无意端水杯的时候照顾一下她,顺便悄悄的问上一句,“是不是感觉可无聊?”</p>
这样的场合站在杨耽的角度上,其实也蛮无聊的,听又听不懂,想插话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唯有吴良关于南.非工业衰落的原因这上边感到了好奇,央着吴良以后也多为她讲讲这方面的知识,省的到时候出现正治上的错误。</p>
美人相约,吴良自然是欣然允诺,两个一时半会说个不停,直到董杨冷哼一声,依旧抓着刚才说过的那个话题不放,“单体泵过度一下,我看也是挺好的选择嘛!”</p>
他再一次的表露出这样的想法,吴良也是有些脑阔疼。</p>
陕重氵气走共轨的路,其实也是需要国佳相关政策匹配的。</p>
首先拿油品来说。</p>
国外的排放升级换代基本上都是石油公司和发动机厂家联合起来推进的。</p>
说白了,其实就是油品的升级。</p>
在国内的实际情况则是,国佳憋着石油公司升级,发动机企业跟进。</p>
两相比较之下,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推进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p>
发动机厂家只要能糊弄过关,什么事儿都能干的出来,造假什么的,比大众排放门有过之而无不及。</p>
再加上国内的成品油市场鱼龙混杂,能不能加到正规排号的国三柴油还真的不一定。</p>
但是不管怎么说,共轨对于油品的需求要比单体泵高太多。</p>
单体泵甚至于国二的油照烧,无非就是废气再循环系统坏的频次高一些,还能以较低的成本改回国二。</p>
当然,董杨站在国产化的角度上提这个问题相当于站在大义上,一颗赤子之心谁也不能指摘什么。</p>
但是,他如此的偏颇,作为协会的秘书长,这话就不应该了。</p>
首先,发动机厂家有自己的选择,只要能满足排放要求,你应该支持才对。</p>
其次,吴良一度认为对方从京汽出来,还没有脱离开老东家的固有想法。</p>
吴良之前嘚吧嘚吧说了半天,目的有几个,一是争取协会的支持,将门槛设置的高一点,避免自己的竞争对手搅局,二是逼迫博世痛痛快快在路线之争上施加一些压力,他也能借此机会敲一下博世的竹杠。</p>
只是,他的意思,张玉普是和吴良商量过的,自然是不停的以主机厂的总经理的身份敲边鼓,配合的尚且不错。</p>
然而,说到最后,董杨还是流露出这样的想法,只差将卖国二字安插到张玉普的头上。</p>
这如何能忍?</p>
吴良强忍心中的怒意,平静的对董杨说,“董秘书长,我这里有两个问题,还请您帮我解惑?”</p>
董杨哼完之后也觉得自己今天是有些孟浪了,果不其然,吴良率先就站了出来,但是,他还不能不接,于是,他微微一笑,收了收嗓门,诚恳的问,“不知道吴董问哪儿两个问题?”</p>
吴良直言不讳,“第一,废气再循环的关键零件,也就是egr,技术过关不?”</p>
这个问题直指路线之争的核心,也是egr和共轨之争,所谓的技术过关与否,国内的技术不成熟,借用一句行话,“那就是个样子货!”</p>
怎么理解呢?</p>
这个零部件是可以通过ecu的控制程序将其屏蔽掉的。</p>
屏蔽掉,自然不会起作用,国三排放自然是假排放。</p>
这引发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p>
如何监管?</p>
对于环保相关部门来说,车辆能不能达到国三,总得有管控的手段。</p>
台架测试、专用仪器测量这些都不是问题。</p>
难度大的地方在于,</p>
用户。</p>
举个例子,用户加的油品含硫量过高,很容易导致egr阀卡死。</p>
这东西卡了之后,从排气管里出来的废气就不是普通的颜色,而是一股一股的黑烟。</p>
用户要是嫌修起来麻烦,剪刀剪俩铁片给egr阀的进气口堵住就能解决。</p>
这也就是样子货的由来。</p>
所谓的技术过关不过关,吴良只能说一句,国外的产品是可以的,在油品正常的情况下,这东西也不会卡。</p>
但是,还是那句话,天朝国情所在嘛,能力不行真的不行。</p>
egr阀上有一个耐温的橡胶件,起密封作用,基本上用的是耐温一百五十度以上的氟橡胶。</p>
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一个o型圈,家里水龙头里面的那种样子都比那个大很多。</p>
一个零件5米元,国内就做不出来,只能采购。</p>
类似的技术难点还有很多,但是一个一个拿下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p>
所以,国三排放的监管当中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零部件的排放证书。</p>
吴良的问题很刁钻,总结下来其实就是,“国内照样没有合适的厂家能做,就算做出来也是个样子货,既然是样子货?怎么监管?”</p>
皮球就又踢会给了董杨,“如何监管?”</p>
这句话突然就像一颗重锤一样狠狠的击中了他的要害,他是协会的,国佳政策这些是需要和协会一起讨论的,等到过两年,国佳发现单体泵根本就没办法管的时候,对此技术坚定不移支持的他董某人日子会好过吗?</p>
想到这里,董杨似乎也明白过来,他悄悄的擦了一下自己的汗,轻声的问,“吴董的第二个问题呢?”</p>
吴良笑笑,“其实刚才已经说了一半了,同样是,用户如果私自改装,如何监管?”</p>
这里的改装其实就是给国三的油泵换成单体泵,其余的变动不大,油门这些由电子的换成钢丝拉线这样,真的很简单。</p>
年检的时候再换回来就好了。</p>
共轨的就不存在这问题,除非用户换发动机。</p>
可是,七八万的发动机,谁没事儿去换那个?</p>
当然,也有人会对ecu里面的数据重新刷写,换个经济性更好的数据,达到省油的目的。</p>
这似乎也没办法监管!</p>
但是,无论用户怎么刷写,这总是个共轨,排放再差总不至于比国二差。</p>
就算是国二点五,那总是进步不是?</p>
许久未出声的张继龙在一旁补刀,“吴董考虑的实在是太周全了,第一,egr阀的首次清理时间按照国内的油品或许连五百小时都达不到,第二,单体泵真的是没办法监管的!”</p>
董杨看着张继龙,渐渐回过神来,这才郑重表态,“吴董的意见,协会会慎重考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