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玩意儿!”
听到岗村宁次这么恬不知耻的讲出这样的话,旁听席的人群又乱了起来,不少人甚至要起身跨国围栏了,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劝阻下,好不容易才让法庭恢复了安静。
“你看,我说过的,岗村宁次这个老狐狸一定会把国民党证明其罪的事情翻出来。”
董必武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对审判员小声的嘱咐了几句,然后霍安林便对岗村宁次说:“岗村宁次,你要知道,你现在站着的这片土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而不是那个旧的中华民国!你的罪行需要重新审判!你要清楚这一点!”
岗村宁次摇了摇头,似乎并不在意。
这个时候,何应钦被警察带了上来,开始进行陈述,而见到了何应钦的岗村宁次显然有些惊讶,但是很快他就恢复了常态,眼神中依旧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原来,这何应钦和岗村宁次之间还有一层很特殊的关系,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时,与冈村宁次同班,这俩个人脾气相近,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了莫逆之交。辛亥革命爆发,何应钦变回国参战,尽管如此,俩个人依旧有书信来往。后来日军入侵东三省,1933年又进攻长城沿线,时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长的何应钦奉蒋介石旨意,派熊斌与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了《塘沽协定。1935年5月,日本借口中国政府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统治华北的理要求,何应钦秘密约见冈村宁次高桥密谈,私下达成协议后,由梅津美治郎公开向何提出取消在河北的中国党政机关和撤退中国军队的要求。7月6日,何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要求。何梅之间协议史称《何梅协定。这年秋天,何应钦调南京升任陆军总参谋长。第三天,当他得知冈村宁次到南京出差,住在日本大使馆的消息时,不顾当时南京学生和市民正在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在新街口一家大饭店设宴招待冈村宁次。这一举动连冈村宁次都感到十分意外。冈村宁次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何应钦这个亲日派十分可爱。”
所以在看到何应钦走上了证人席的时候,岗村宁次居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朝着何应钦点了点头,而何应钦则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何应钦,你认不认识这个被告人?”
“认得,认得!”
何应钦连连点头:“他就是岗村宁次。”
接着,何应钦就开始陈诉岗村宁次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我曾经是原中华民国的国防部长,我认得岗村宁次,他是侵华日军总司令,日本陆军‘三杰’之一,他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也是抗战中日军头号战犯,给我国带来深重灾难,简直罄竹难书,如果要把他的罪行一条条说出来,恐怕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我从去年开始就在写一篇回忆录,里面有岗村宁次在中国犯下的所有罪行!”
说着,何应钦示意工作人员把自己写的材料递交给了审判员:“岗村宁次曾经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多起惨案……1941年的时候,岗村宁次就就职了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大扫荡,据我所知,这种大扫荡导致华北地区的抗日部队严重减员,沦陷区急速扩大……他所进行的屠杀都是有非常多的证据。”
一边说着,何应钦一边拿出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当时拍摄的,时间,地点,都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后来,就算他被原民国政府误的释放了,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回到日本后还组建了所谓的‘战友会’,做了副会长,还在日本各地巡讲,宣传右翼思想,总之,他的罪行罄竹难书,而且没有丝毫的悔意!”
审判员点了点头,继续问:“我看到你在资料里描述,在1949年1月,蒋介石设立的‘革命实践研究院’里,还聘请过岗村宁次担任高级教官,有这种事吗?”
何应钦连连点头:“是的,我有当时的照片!”
见到昔日的‘好友’何应钦把自己那些事儿抖落的一清二楚,岗村宁次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太阳穴上的青筋都蹦了出来――这尼玛和我想的不一样啊,何桑,我们不是“偷摸大吉”吗?你怎么能这么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