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认识?”
小强谦逊的说:“总理,您过誉了,我虽然看上去懂得多,但是每样都是入门级的,至于这些人……很多人我只是面熟罢了,说到认识,却真说不上认识多少人。”
说话间,主席便领着小强来到了会客厅,而看到面前坐着的这两个人的小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名字――致公党。
原来,坐在小强面前的两个人,分别是此时致公党的领导人陈其尤,另一个则是司徒美堂的长子司徒慧敏。
对于这两个人大家可能会有些陌生,尤其是致公党,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看过《建国大业的人应该记得在电影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李济深,而这个李济深就是致公党的第二任领导,则致公党前身则是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堂”发起的洪门(也就是天地会,或称之为三合会)组建的海外组织,旨在维护维华侨的正当权益,关注民族的独立和祖国富强。
前文说过,上个世纪,美国在建设铁路的时候曾经大量招募过中国的劳工,这些华裔尽管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但是却只能拿最少的钱,而且还要经常被美国人敲诈和勒索,后来广东三合会首领逃避清政府捕捉,流亡海外,便成立了致公堂,1876年,洪门致公堂在檀香山正式登记成立,接着致公堂在美洲普遍出现。致公堂“以义气团结,以忠诚救国,以侠义除奸”的三大信条表明,它是一个以团结组织华侨、维护自身利益及反清救国为己任的组织。不过尽管如此,此时的致公党还是一个黑帮型的组织,后来在1903年9月,孙中山先生(对,你没看,就是那个孙中山)从日本赴檀香山,为了争取和发展革命力量,扫除保皇党对洪门的影响。他到各地发表演讲宣传革命思想,还创办《檀山新报,亲撰《敬告国民书、《驳保皇报等文章。并于1904年1月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此事在当地引起很大影响。由于孙中山先生加盟致公党并对其组织进行了改组,使致公堂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而司徒美堂,名字虽然看起来颇有一股90年代港漫的味道,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真的有着港漫主角一般的传奇人生:司徒美堂是广东开平人。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1885年加入了洪门致公堂,当时致公堂的法律顾问正是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
司徒美堂从小学过武术,有一身好武艺,手持一刀一棍,六七人不能近其身。20岁那年,一个白人流亡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馆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气愤不过,三拳两脚把那个流氓打死。华侨及洪门人士立即凑钱营救,最后判了十个月。这件事使司徒美堂在华人社会出了名。
1903年,孙中山来到美国后,司徒美堂被孙中山革命理想所打动,决定亲任保卫员之职,洪门组织从此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与旅美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但是当时美国唐人街有很多下层华工社团,被称为“堂口”,有各自的地盘。在美国东部,安良堂和协胜堂是两个比较大的堂口,相互之间曾长期堂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司徒美堂认为,华侨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他主动向协胜堂检讨自己,并召开了两堂的“和平大会”。从此,两个堂口团结一致,共同发动华侨募捐支持抗日。抗战八年,纽约“筹饷总局”募捐达1400万美元。这之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款最多。
1945年3月12日,“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纽约举行,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海外华侨政党“致公党”,司徒美堂被选为全美总部的主席,成为举足轻重的美洲侨领。会上,他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著名的《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同时还被推举为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备尽保护服务之责。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过问政治的热情日增,表示要回沪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回国前他分别致电中共、民盟和蒋介石,中共和民盟当即复电欢迎,只有蒋光头看后表示不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