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我的发小二狗子吧,他当年啥样?后来在扫盲班认了字,去工厂里参加工作,现在都做到副厂长啦!这要搁在以前,可能吗?”
“搁在以前啊,他连进工厂的机会都没有!”
“可不是,我家邻居的舅舅是铁路局的局长,他还想托关系混到铁路局去,结果人家脸一板就给他轰出来了,这要搁在以前,他肯定能混进去当个副局长……”
“要不怎么说是新中国嘛……”
“对,新中国,新气象!”
就在全国数十万学子在考场挥汗如雨的时候,小强又得到了一个预料之中的好消息――杨开慧烈士写给毛主席的信件被找到了。
作为主席第一任妻子的杨开慧,从1918年与毛主席第一次相见后,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骄傲的人彼此喜欢着,却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将对彼此的爱慕公开,直到主席的一篇《虞美人才让杨开慧终于明白了他的心意,终于在1920年冬天,杨开慧和毛主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杨开慧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衣物,来到了毛主席在第一师范教员的宿舍之中,直接住了进去,两名志同道合的战友有情人终成眷属。毛主席花了6块银元办了一桌酒席,宴请了当时在长沙的亲友们,没有花轿,没有媒人,也没有任何仪式,直到饭吃到了一半,主席才宣布自己和杨开慧结婚了,这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离经叛道”的,但是主席和杨开慧却对此毫不在意,香山、故宫和北海到处都留下了两个人的足迹和身影,但是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这种忧虑的浪漫的,婚后七年,杨开慧生了三个儿子,但她从没有一天是安稳度过的,她跟随着主席从上海辗转武汉、长沙、广州一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然而杨开慧从不后悔,心旁骛,只钟情主席一人,在此期间,她虽然入了党,但是却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只是一心照顾毛主席和三个孩子。
1927年,正是蒋介石“剿匪”最疯狂的时候,当时不要说是供产党人,哪怕是稍微透露出一点点同情供产党人的思想,也会被抓去审讯和坐牢,在这一时期,李大钊、陈延年等相继遇害;当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提议大家去井冈山,而杨开慧因为带着三个孩子,没办法跟随大家,于是毛主席便将他们母子四人送到了板仓的老家之中,然而,即便是在这里,上到官员下到平头百姓,都在大肆抓捕供产党人,当地一些不识字的人都在传唱:“抓到一个‘红脑壳(供产党人)’,政府奖励十块大洋”,毛主席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奈此时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安置杨开慧了,他将妻儿安全送到之后,根本来不及依依惜别就匆匆离开了。杨开慧的敏感让她感到不安,她曾经对堂妹说,从和毛主席相恋开始,数次分别都没有这样掏心掏肺的感觉。而那一次偏偏就是那么奇怪,看到毛主席的身影渐渐融入夜色之中,她的心突然就空了――没想到夫妻这一别,便是永别。而毛主席最后那个背影,成了杨开慧日日夜夜思念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