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我第一志愿报考的历史学专业。”
“那希望更大,历史学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但并非计算机或航空航天专业,竞争相对不大。”
“好的,谢谢老师。”
“不客气,有问题欢迎随时电话咨询,欢迎你报考我校。再见”
“再见,老师。”
挂了电话以后,我的心里彻底踏实了。
7月26日,期待已久的通知书终于到了。跨越北京、河北和河南,那一天,邮递员李叔叔把一封EMS邮件送到我手中。
“文宇,恭喜啊,这是你北京京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今年送出的第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
“谢谢,李叔叔。”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叔叔转身骑上自己的三轮邮车驶向下一站。
在爸爸妈妈和妹妹的注视之下,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份录取通知书,一份入学须知,学校生活和学习情况介绍。通知书上崭新的大字如下:
“亲爱的文宇同学,恭喜你已经被我校录取为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2003级新生。请于2023年8月26日前往我校办理入学手续。”
一家人都非常开心。
妹妹说,“哥哥真棒,我要以你为榜样,争取5年后也去北京读大学。”
“文宇娘,赶紧给孩子做新被子,买几件新衣服。”爸爸对妈妈说。
“被子我早早都做好了,到时候让邮局的老李把行李直接发快递到北京吧。”妈妈说。
接下来,都是关于录取通知的好消息。
田晓磊被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所录取。汪炜被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王文悦被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宋大兵被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录取。
在2003年那个夏天,我们五个算是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两个去北京读书,两个留在新乡本地读书,另外一个去河北省保定市读书。由于晓磊九月才开学,所以我们分开去北京入学报到。
我已经开始幻想在北京的生活,结识一些新朋友,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好好学习,得几次奖学金,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继续读研究生。
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带这个,带那个。最爱我还是我的家人。打包好我的行李,让李叔取走包裹。
一家人经过讨论以后,决定让我自己做火车去北京。一方面可以省点路费,一方面爸爸妈妈爷爷他们也没有出过远门。再说我自己今年也18周岁了,也长大成人了。坐火车去北京不是什么大事。
预定好K1869号列车的车票以后,我就等待着出发的日子,也尽量帮辅导妹妹学习,帮妈妈再干点农活。有事没事去爸爸的木匠铺逛一逛,去爷爷的诊所转一圈。
北京等着我。京航等着我。令人向往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启,我万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