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采购婚纱的人还没回来,样片也还没拍。
郝师傅正和广告部的齐师傅在画婚纱摄影室的背景,所以,婚纱上色课也还没开讲。
马洪刚却等不了了,和天晴商量:找块婚纱照的版,放两张片,咱们先试试。
天晴当然同意,她喜欢一切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师傅讲课之前做片和听完课再做,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于是二人商量好,每人一张同样的片,事先不交流,按自己想法做,做完看效果再沟通。
这可真是得干完指标才能干的活,紧赶慢赶,下班了还是没上完。
俩人都是第一次做,对白纱的亮度层次处理,半透明的质感表现,还有结婚照的喜庆气氛的把握,哪一步都要费一番心思。天晴一开始觉得挺有把握,进度也快。等到有两处细节擦掉重来以后,就变的谨慎了。
现在屋里就剩他俩了。天晴平时话就少,马洪刚历来是干活不说话。屋里一点声都没有,安静中透着一丝紧张。
王秋生推开门走进来,“嘿,真在呢,怎没声啊,我以为玲玲骗我呢。”
马洪刚抬了一下头,“早班啊,怎还没走啊?”
“一会上课。张经理弄来好多婚纱样片,今天先讲片。”
“好,待会我也听听去。”天晴没抬头,搭上话茬。
马洪刚的片已经做完,扭过身侧坐在椅子上问天晴:“你完了没有?我可完啦。”
“啊,马上马上。”天晴依然没抬头。
王秋生很感兴趣的走过去要看马洪刚的片,马洪刚却把片扣过来不让他看。
“一会儿两张片你一块看,用你摄影师的眼光甄别一下。先别看我的,避免先入为主。”
“那好,我给你们当裁判。天晴你快点!”
两张片摆在桌上,同样的内容,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色彩效果。一张光鲜靓丽,洁白的纱,鲜艳的花,新郎新娘面色红润,笑容可掬,一眼看过去,喜气洋洋。
另一张精致细腻,新娘的白纱轻柔的垂下,新郎的西装颜色沉稳质感厚重,前边的花束,一看就是鲜花,花瓣上粘着花粉,整体色调清新秀雅。
秋生看了半天,选不出哪张更好。最后说到:
“刚一看时,这张特别好,第一眼感觉漂亮,纱也显得白,显得新。再看一会儿,又觉得这张好,这张的纱透明度好,有纱的那种轻飘飘的感觉。再回头看这张,就感觉纱太重太厚了。我觉得两张中和一下就好了。”
“说得好,一针见血呀。”马洪刚夸赞了一句。随后和天晴一起也站到桌边看,他们看得特别仔细,边看边讨论。
“阳面是大红吗?”
“不是,玫红。”
“玫红好,我这橙红不透亮。”
“这边有点重,是不是粉多了?”
“看来用粉是关键,多了少了都不行。”
“这个立面应该再强调一点更好。”
俩人一会摆在桌上看,一会拿起来看,一会又交换着看。简直就把王秋生给忘了。
王秋生一开始饶有兴趣的听着,后来发现越听越不明白。索性拉把椅子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