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这边,外婆是性格平和好说话,至于外公,由于我的父辈一代只有我母亲和小姨,嫡亲血脉里没有男性,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外公对我格外地亲,加上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中长大,一般末的时候,老妈会带我见外公外婆。他们对我宠爱有加,也很正……
外公并不是溺爱我,虽然我小偏内向,不会出现吵着闹着要买玩、上街买吃的,就是提要也从不过分,所以我不曾见过外公在我这里表现得为难、拒绝——从绝对客观的角度出发,可能还不好就“是否溺爱”判断。但我可以补充一个条,至少在我看来挺关键。
虽然母方的家庭成员组成是阴盛阳衰,但在我眼中,外公不能说是一个重男轻女的长辈。聊到这儿或许有杠精不:就那时候,城里人的想要比乡下人要开明一些,那也只是“一些”而已,你家母亲、小姨虽然不至于弃养那么悲惨,但想来,获得的关爱也不会很多,比养状态好一点罢了……
但我要是说,我妈小时候得过败血症呢?
你们想想当时的医疗条,想想,在没有医疗险的情况下,这种大病能对一个普通城市家庭带来多大的生压力?母亲当时不是菌血症,而是脓毒血症——自己和外婆告诉我,当时母亲发高烧,表皮脓肿,意识模糊,如果病情加重,可以说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了……
毕竟后面我度娘了解一下,败血症的病死率有30-40,而以老人、儿童病死率较高。事后看来,人可能会说,我母亲福大命大,但这之前,肯定要药物疗的。
免疫球蛋白、抗菌的药物联合疗,不仅剂量要给足,重要的是疗程要长,症状消除后还续给药抑制,防止发。我没有对这种事情刨问底,所以了解得不,但从老妈口中得:当时外公外婆加到一起的一个月工资,勉够用母亲一个疗程的费用。
意就是肯定要贴钱的,外婆说,当时母亲痊愈出院,积蓄几乎掏。外婆的性格绵柔,当然是请假照顾母亲,而外公……
他在那时间赚钱,尽力弥补家里的亏。也是我对外公心生敬意的一点:毕竟血浓于水,在钱财和人命、物质或情义的选择上,外公的毫不犹豫是让我敬重的。
由此来看,外公对我的宠爱有加,隔代亲的因,我觉得反倒要比重男轻女想的响来得大一些。
爷爷则不同,按照老爸之前对他多出于好奇心的询问,老爷子可能其中一两答得比较模糊不,或许也是他印象有些久远,记不得很详细有一定的关系——老爸结合爷爷当时的口述,以把爷爷那一辈的育模,比到70、80年代左右的时间,在我向老爸问出相似的问题时,给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因为当时的学历比较杂,只能比着和你解释个大概。”老爸一上来就抛给我一个听着有点懵的生词,“你老爷爷一开始是从高xiao毕业的……”
我第一反应是“高校”,还以为是似大专、中专院校的那种学校毕业的,哪曾想老爸似乎早就道我会往这个方向去考,着说。
“是高小,小学的小。”
啊?!我当时就是“我人傻了”的表情,我自己都能想象到脸上的神情——得多么懵逼。
挺不可议的,毕竟没见识过这种学校。爷爷的口述,老爸自行的分析,高小,高等小学,意义就挺像“少年班”:一至三年级,就相当于学小学年,而从第四年开始,学生就可以正毕业了。
高小的四到年级,学的东就相当于初中水平的识,爷爷是在五年级学了大半,还没升最后一学年的情况下毕业了。
“小学的识可以说应该是硬塞学生脑子里的,不过小学水平的东,问题不大。”老爸是这么分析的,“而从四年级开始,就开始学初中水平的识,往后面,甚至都有高中性质的东……”
不是吹牛啊,虽然我一开始听到这些,包括老爸当时亲口表示,他刚开始也有怀疑。但我着往后听的过程中,觉得一些疑惑的点也是能解释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