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能够善终,一定会把孟懿子(何忌)与南宫敬叔(说)托付给孔丘,让他们拜孔丘为师,向他学习,以学习到的文化知识,来稳定他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们自己的地位。”
因此,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了孔丘为老师,开始艰苦的学习历程。
孔子后来知道这件事后就说:
“能够知道自己不足,而拟补自己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说的就是: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其中“君子是则是效”就是要善于向君子学习效仿啊,孟僖子就是你们要学习仿效的人。
孔子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即鲁襄公二十二年,他出生的那年,正是楚康王杀了新上任的令尹子南,晋国发生了“逐栾盈”事件的时期。
孔子三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徵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九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孔子和子产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伟人。
孔子十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鲁昭公。
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到了此时,《春秋左传》记载了孔子出世,鲁昭公七年前535年推算,此时的孔圣人年龄为:十六岁。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就已经名声在外了,这就是孔子。
关于孔老夫子的的历史记载很多,也很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研究一下,他的思想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