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啊,我们是好姐妹,又是一起进的产房,最好你等等我,我们一起进来的,就一起出去,母子们都平安了,也一起去向国君汇报。”
公衍的妈妈很仗义,看着姐妹还在遭罪,心就软了,马上就同意了公为妈妈的恳求,她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个行为,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困难。
所以,公衍出生后,公衍的妈妈并没有安排人向鲁昭公通报,二十等着弟弟公为的出生,鲁昭公也就一直不知道长子公衍已经降临人世了。
公为的妈妈奋斗了三天以后,公为也出生了。可是,公为妈妈却没有和公衍妈妈打招呼,直接就向鲁昭公汇报了。
鲁昭公一听,当然很高兴,第一个来报信的儿子,当然这就是老大,是太子了。因此,这个原本是老二的公为,就成了老大,而原本应该是老大的公衍,就成了老二。
公衍妈妈很是后悔,此时才知道自己太单纯了,太相信别人了,太不会利用自己已经取得的优势了。但是,事情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君王的话,一旦出口,是不能轻易改变的。所以说,在当时宫廷里面,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能发生。
即便是后来鲁昭公知道了这个事情,也不好改口了,反正两个孩子基本上都一样大,谁先谁后,都是自己的种,无所谓了,因此事情就这样认定下来了。
不过,公衍妈妈既然能够信守承诺,等着自己的姐妹一起生产,一起汇报,这就反映了什么问题?就反映了公衍妈妈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善良人教育孩子,就很可能会比不善良的妈妈教育的更好。所以,公衍生活一直很低调,地位这样确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既然都不是太子了,就好好的做公子吧,好好的做一个有文化好青年。
因此,公衍妈妈的这个想法,让公衍获得了很多的实惠。正所谓,福祸相依,世事难料,难以确定啊。
鲁昭公自鲁昭公二十五年期间,与季孙氏家族发生的讨伐争斗,其实,事件的起因还是在当时的太子公为身上。公为当时受了被季孙氏压迫的季公若的贿赂,也就准备帮助爸爸将季孙氏的政治势力打垮,其实也是想为了自己登基后,铺下一个由自己掌握政权的路子。
但是,没想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鲁昭公听信了公为的意见,断然的讨伐了季孙氏,也没想到,自己反而被驱逐出了鲁国,这就是实力和智力上的差距,终于导致鲁昭公的后半生,有长达十年多的期间,“幸福”的过上了流亡的生活,成了古代地位显赫的“流浪者”。
鲁昭公曾经赐给了当时还是老二的公衍,一套高级的皮裘大衣,纯羊毛做的,很贵重。在鲁昭公在流亡期间,因为得到了齐景公的照顾,很是过意不去,就安排老二公衍,亲自带着龙纹高级美玉送给齐景公,算是答谢齐国的照顾之情。
谁想到,这个好青年公衍十分会做人,也许受了妈妈的教育,竟然将爸爸赐给自己的裘皮大衣,也一起送给齐景公。
在过去古代来说,一块高级的美玉,就能价值连城,比如:之后战国的和氏璧,就可以换十五座城,你说是不是已经很贵重了。齐景公没想到,在美玉之外,还有公衍送的一件裘皮大衣,当时的裘皮大衣也是贵重的高级货,所以齐景公很高兴,直接就赐给公衍一座“阳谷”城邑。
一件皮大衣,换一座城邑,很是可以了。
鲁昭公一看,公衍这个孩子真会办事,其实,他自己也很喜欢“阳谷”城邑,关键是这里有大老虎可以看看,如此,这个城邑归了儿子所有,看来当爸爸的以后养老,也可以到这里了,公衍真是个好孩子啊。
想到这里,鲁昭公禁不住的开始比较起儿子们了。
鲁昭公又想起了自己这次流亡,就是因为太子公为的过错,这个太子很不成熟,事情没准备好,就忽悠自己和季孙氏对抗,这不,我们都成了流浪汉了。
本来,好儿子公衍,就应该是大儿子,现在,鲁昭公也知道错了,觉着不能一错再错了,于是就说:
“我这场流亡的祸患,就是公为导致的,而且他是后出生了,反而成了兄长,他哪有真正兄长的风范啊,这个欺骗的时间也太长了,我要为真正的大儿子出气,不能乱了次序。”
就这样,鲁昭公把公为给废黜了,重新拥立的公衍为太子。
事情终于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了,现在鲁国的公子顺序应该纠正过来了,这就是:公衍、公为、公果、公贲的排序了。
这会儿,你是不是终于搞明白了吧,这样说,也就不乱了。
按照常理说,鲁昭公死了,就是太子公衍继位了,因为已经拨乱反正了,已经回到了正规的道路上了吗。但是,公衍的命真是不好,真是没有当国君的命。
我们在下一个时代首先介绍这个情况。
因为,我们要把后续精彩的故事,留到下一个时代去讲述,目前从大环境上来说,整个的“鲁昭公时代”,还算是一个世界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晋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没有进行生死的对决,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也暂时的放缓了脚步,世界总体是和平的。
这个时代,体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内斗和混乱,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旋律,而重点又是表现在“楚国和鲁国”身上,至于郑国、宋国、齐国、秦国,暂时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之间并没有较大的波澜。
因此,我们为了突出主线,我们还是着重的以“楚国和鲁国”为核心,捎带着说了郑国、晋国、齐国等国家的事情,但是进入下一个“鲁定公时代”后,战争的鼓声又开始了,一些精彩的故事也会轮番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翻开新的篇章吧。
鲁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鲁国的流浪国君鲁昭公,死了,新的《春秋》纪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