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捧着左传品春秋(逸蝶宿深枝)_吴国灭楚楚王随国避难鲁定公4年公元前506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七年(2 / 2)_捧着左传品春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吴国灭楚楚王随国避难鲁定公4年公元前506年春秋第二百一十七年(2 / 2)

古代人的占卜是很重要的。

随国已经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只有相信上天的意思,经过严格程序的占卜程序后,得出结论是:交出子期是不吉利的。

所以,随国就拒绝的吴国的要求。

我们不是占卜师,无法猜透占卜的神秘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看这个问题,随国交出假冒的楚昭王,虽然是一个权益之计,但是总归,假的会暴露,如果一旦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暴露后,那就是随国和楚国串通一气来对付吴国了,意义发生的变化,吴国肯定会征伐随国的,这样随国也避免不了灭国的厄运。

因此,楚国人滤金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不交出子期,随国也可以公开的表示自己的态度,即便是得不到吴国的谅解,被吴军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最起码自己是声言大义,不至于被吴国灭国,吴国还没有这个胆子,这里面的关系,随国人很清楚,但是又不好当面的拒绝楚国子期的这个要求,于是,占卜吧!老天爷说的话,谁敢不遵守。

这就是占卜的意义,此时占卜的形式很重要,结果已经并不重要了,到底准不准,谁也不知道。

随国有了这个占卜的口实以后,就对吴国说:

“我们随国是一个偏僻弱小的小国,而且紧邻楚国,当年我们遭难的时候,没有人来帮助我们,最后只能是依附于楚国这个大哥了,至此以后,都是楚国来庇护我们,而且我们和楚国之间也有世代友好的盟约,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现在如果楚国有了困难,我们就抛弃他,出卖他,打击他,以后我们靠什么信誉来侍奉新的君王,你们和楚国的问题,不是单纯的聚焦在楚昭王一个人身上,而是针对的楚国,现在你们已经达到了目的。

要是你们能够安定楚国,我们小小的随国那里还敢不听从你们吴国老大的命令。”

随国的这通回答,可谓是:有礼有节,不畏强暴。

这让吴国也很是为难,总不能为了抓获楚王,连随国也消灭了吧,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于是就退兵了。

楚昭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看到没有交出子期,吴军也撤退了,就非常的高兴,害怕自己差一点做了错事,把哥哥的性命都搭进去,好在是虚惊一场,看来当时子期的家臣滤金的意见是对的,于是楚昭王就亲自召见滤金进行慰问。

滤镜大义凌然的推辞说:

“我为国君在困难的时候出一点主意,做一点事情是应该的,那里还敢用这点成绩来换取国君给予我恩惠,哪敢为自己谋取这点私利啊。”

楚昭王更是高兴,也看清楚了这个人,于是就当着滤金的面,把哥哥子期的衣服,一下子扯开了,露出子期胸膛,然后,嗖——抽出自己的匕首,撕拉——,在子期的胸膛上拉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流了出来,楚昭王端过酒杯,将子期的血滴入酒里面,以歃血为盟的方式,和旁边在场的随国大臣的举起了酒杯,楚国和随国再次的结盟了,感谢随国的恩情,两国友好应不抛弃对方。

你说,这个楚昭王讨不讨厌,你想歃血,就搞只鸡,取点血,实在是搞不到鸡,找只鸭也行,还是没有,就割开自己的手腕,可你去拉开哥哥的胸膛,用人家的血歃血,这真是讨厌啊。

楚昭王暂时的安全了,但是自己国家的国都还在吴国的军事占领下。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目前的状况,除了无条件投降外,和平的谈判肯定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能够打败吴军,这样楚国才有和谈的砝码。

可现在到哪里去找一只能够打败吴军的生力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