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漂下层演员正常演戏都要在管理员群报戏,然后听安排就行了,一般来说流程是这样,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剧组导演直接安排人过来则可以直接绕开流程拍戏导演最大,在导演面前演员工会都得让道。
《清宫秘史》这部清宫剧或者说除了正史类宫廷剧,以皇帝为主角视角之外所有宫廷剧,都是古代架空类改编作品不是真实历史纯粹看一乐,看点以后宫嫔妃等等女人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为主,可以说就是相当于古代职场女性间的斗争,女人们就喜欢看这类剧,在这类清宫剧里皇帝的戏份虽然重但这算是女人剧算是陪衬更不是主角,清宫剧除非正史剧皇帝一律算配角,算是大女主剧没有男主角说法主角只有皇后和那几个妃子的演员。
倒也不能说皇帝角色不是主角就不重要没看点,清宫剧发生在皇家必然离不开皇帝这个角色身份,后宫妃子免不了与皇帝打交道,皇帝的戏份和看点也很重演得好也能火。
《清宫秘史》挂上秘史两个字但本质还是那么回事,只是架空部分从全部变成部分,至少主线剧情是按照历史发展,并且是大型连续剧集数少不了,跟一般注水剧情不同这六十八集连续剧并非注水甚至显得很紧凑,一般清宫剧皇帝这个身份角色一出场就是成年人饰演的形象,但这部剧分为少年,青壮年,中老年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皇帝自然分为三个演员来演,三个阶段演员都已经选好了,少年皇帝选角范围不大就那么几个童星并且选的还是曾经演过一次少年皇帝的童星,演的其实不咋地差强人意阎导没有更好的选择也只能凑活了也不说什么。
中老年皇帝选的是被称为皇帝专业户的一位唐姓男演员,好像叫做唐金宏。
本来青壮年皇帝是投资方塞过来的一个小鲜肉,现在剧情戏份进展没到那一步得背台词和排练等等,反正那个小鲜肉出了一系列问题把阎导气得大发雷霆直接把人给换了,人虽然是投资人塞过来的但阎导真要换并有足够理由还是没问题的。
青壮年皇帝角色换人这事儿没张导横插一档子,那么接下来就会各个娱乐公司发动人脉关系活动争取这个角色,现在角定了就没后续了。
少年皇帝这个时期剧集约有十二三集,青壮年时期皇帝戏份就多了有二十多集随后进入中老年皇帝时期戏份。
看着二十多集很多实际上青年皇帝的拍摄镜头没那么多很少有一集一半以上镜头。
现在已经拍了少年皇帝时期剧集五集样子,张导推荐人阎导当然不会驳面子更何况推荐的小年轻长相还不错气质也好只是少了皇帝的皇霸之气但可以教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虽然拍少年皇帝但我儿子依旧在片场活动,背台词,排练,跟导演交流等等,背台词考验记忆力的东西对我儿子来说小意思,剩下揣摩皇帝怎么演皇帝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行为举止又是怎么样的,虽然我儿子问的多但阎导不会觉得烦只会觉得有趣,因为这个小年轻虽然才入行但真想张导说的那样演戏天分很高,他前面说一遍后面就能很好的呈现出来,拍到第八集的时候我儿子已经算是会表演青年皇帝这个角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符合皇帝的身份,尤其是眼神和语气更能感受到皇帝的威严,对别的演员来说甚至在阎导口中,能做到不说话不动作仅靠眼神就能演戏就已经具备顶级演员的潜质了,光靠眼神演戏特别特别难,戏剧学院的导师也没这么要求因为即便是导师也没几个能做到这种程度,如果太经典可是会被写进教科书的。
还有好几集戏份才到青年皇帝,加上拍摄总会出意外而阎导又精益求精这进度上就更慢了,我儿子的演技得到阎导认可后也不管他了随他自由活动,儿子每天活动就是早上去片场熟记台词,虽然已经滚瓜烂熟了但还是怕忘记就例行公事背诵,另外为了增加难度记忆每一场戏镜头是在那个位置,背完台词就是揣摩皇帝的行为举止和眼神语气来搭配台词,这些都很容易完事之后就看看其他演员是怎么演的,跟他一比其他人的演技简直辣眼睛让阎导在那骂骂咧咧生气,反正嘛片场要是听不到阎导的骂声那才叫奇怪了所有人都习惯了骂人的阎导,媒体记者早就不把阎导片场骂人当作新闻噱头来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