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取决于统兵将领们的个人能力和判断力。</p>
很显然,魏军将领们,大多都太死板了,不具备随机应变,灵活多动的能力和判断力。</p>
这是魏军的一大短板。</p>
相比之下,汉军的将领就更加蓬勃,更具灵活随机的能力。</p>
在战场上,汉军更具优势。</p>
李太担忧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将领们,为魏国的未来感到担忧。</p>
为了应对汉军的第二轮攻势。</p>
李太选择了坚清壁野,他将陇南所有城池的百姓、物资,全部迁往关内。</p>
他则选择在陇南和关内的咽喉之地,成仓,驻守。</p>
成仓是座小城,根本容不下二十万魏军。</p>
因此,李太将成仓扩建,并在外围设立辅城,形成犄角之势。</p>
成水华对李太的做法,虽有不悦,但他还是认可了李太的做法。</p>
因为这是目前陇南战局的最佳防御之策。</p>
成水华本来还期望李太能力挽狂澜,反败汉军。</p>
现在看来,是他期望太高了。</p>
李太不是圣人,他也只能尽力而为。</p>
许平、韩德到了天棋关,与韩翼、倪俊会面,商议陇南战局。</p>
得知魏军突然全面收缩,并迁走了所有百姓,退至了成仓。</p>
许平和韩德对视一眼,都很是无奈。</p>
成仓是一座咽喉坚城,要想攻破,难度很大,况且魏军有二十万。</p>
他们只有十多万人,兵力不具优势不说,在成仓外,也很难摆开攻势。</p>
王秦知道天棋关的汉军人数不占优势,已经抽调了各地军队支援。</p>
但对目前的战局,并不能起到改变的作用。</p>
陇南的城池,已经空了。</p>
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了陇南,却一点成就感都没有。</p>
许平和韩德率十万兵,直逼成仓城外,于成仓外建立大营。</p>
一时半会,是攻不下成仓的,这场仗,注定是持久战,拼耐力,看谁耗的过谁。</p>
许平和韩德,也并不急于攻破成仓,他们知道,强攻成仓,只会损兵折将。</p>
必须消磨对方的精力,寻找可以突破的缺口。</p>
而李太,也不想主动出击,防御是他目前的最佳策略。</p>
一旦主动出击,就很容易被汉军抓住机会,给狠揍。</p>
这种蠢事,是万万不能做的。</p>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僵持。</p>
王秦知道成仓之势,也不催促许平、韩德,而是增加后勤补给,以示支持。</p>
战争讲究时机,许平和韩德都是一流的军事家,催促他们,只会适得其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