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闪回大宋(会肥的飞猪)_第136章瘟疫来了(2 / 2)_闪回大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136章瘟疫来了(2 / 2)

不提张玉兴心中忐忑,赵祯等张玉兴坐下之后,示意吕夷简把一本奏章递给了张玉兴,张玉兴连忙拿过奏章看了半天,这才明白这么急着召自己进宫并不是边疆出了大事,原来是去年的时候淮南路相邻的江东路都发生了旱灾,淮南路因为张玉兴提醒的早,整个淮南路上下官员在转运使胡令仪的指挥下早早的就开始布局抗旱,又采纳了张玉兴的建议,加上淮南路本就水网密布,又修了那么多的水利工程,制造了大量的水车,不仅去年的旱灾防御的比较得力,之后几年也不用再发愁旱灾了,去年淮南路的粮食虽然有所减产,但是百姓至少能够勉强度过这个难关。

但是去年张玉兴虽然也早早移文给江南东西两路那边对旱情做了提醒,奈何没有受到他们的重视,后来旱灾开始严重后当地的防灾措施又没有跟上,官员也没有淮南路那边上下一心,结果旱灾越来越严重,奏章上说的是种饷皆绝,人多流亡。虽然寥寥几句写的非常简单,张玉兴却可以想像到现在江南两路百姓的惨象,只怕现在百姓们早已经是饿孚遍地,卖儿卖女了。

淮南路和江南两路都是产粮大省,淮南路现在是勉强自保,江南两路就死了不少人,正月的时候赵祯曾下诏命发运使以贡东京的大米百万斛去赈济江南两路的灾民,可是等到了今年二月的时候,因为旱灾死了很多的灾民,现在当地开始出现瘟疫了。

刚才就是赵祯接到疫情的奏章后紧急召集了所有的重臣商议办法,结果从白天商议到了天黑,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好建议,除了有人说是遵循旧例赈灾之外,就是让中书下了个“江南两路被灾死者,官为葬祭”的诏书,其他再没有人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了,尤其是对于瘟疫,大家全都是束手无策,只说是要封锁整个疫区,让疫区中的百姓在其中自生自灭。最后赵祯不得已,才想到了张玉兴的身上,希望能从他这里听到一些好的办法。

赵祯眼巴巴的看着张玉兴看完了奏章放了下来,立刻问道:“张卿可有什么良方教给朕吗?现在江南两路灾情紧急,每一天都在死人,那些都是朕的子民,朕的心里实在是心急如焚啊!”张玉兴想了想也有些无奈:“禀官家,瘟疫就算是在后世也是个世界范围内头痛的大难题,据我所知,现在在百姓口中所说的瘟疫其实是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病的,我们后世统称为传染病,也就是能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播的疾病。就算是在后世医学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有很多瘟疫仍然是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所以传染病还是以防为主,中断瘟疫的传播途径,减少瘟疫的传播范围,最后达到消灭瘟疫的目地。”

赵祯听了明显有些失望:“就连张卿也对瘟疫没有办法吗?唉!这下子可如何是好啊?”

“官家,我没有学过医,对治疗瘟疫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而且那些治疗手段太过先进,就连药物的提炼方法也与现在完全不同,我就算是知道方法了,也没有能力把药品制作出来,最多是从资料中找一些药方供有经验的大夫们参考。但是对如何防止瘟疫传播,我倒是有一些经验,因为我本身就在后世曾经经历过二次大范围的严重疫情,虽然只是懂得一些皮毛,也可以为现在的疫情提供一些方法。”

“没有治疗手段有防范的手段也是好的,既然张卿有方法还是快快说来吧。”赵祯闻听眼前一亮,自己和大臣们商议了半天,仍然拿不出有效遏制疫情的办法,只能下道诏书由官府出钱为死者发丧,聊表安抚百姓之意罢了。虽然也有大臣提到封锁疫区,可是具体用什么办法怎么封锁?派出军队吗?如果军队中也大量出现疫情传染怎么办?大家其实都没有什么防范的方法,何谈封锁疫区?

现在张玉兴说有防范瘟疫传播的方法,能防范疫情传播就能封锁疫区了,这种事情赵祯还是能想明白的。于是就像是落水之人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总比什么办法都没有,干看着疫情越来越严重要强的多了。

突然发现个错误,第一句应该是元享三年二月,结果写成了二年,现在已经改过来了,如果有已经看过的书友实在是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