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点点头。
这时李民看向了大殿一角时刻候着的内侍总管。
“去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绩、秦叔宝和程节来,对了,还有尉迟敬德。”
内侍总管得令而去,李民可谓是把他的心腹全都喊了过来,就差李孝恭和李道宗了。
只是二人虽战功赫赫,但毕竟是皇亲,况此事不能对外选张,就连皇亲都不行,李民能够绝对的就只有曾经瓦岗的那帮老兄弟和一起参与过玄武门之事的人了。
至于李靖,李民对他可是又爱又恨,纵观个大唐,能够与李靖肩比之人本就没有,虽然李孝恭同样谋略出众,但与李靖相比却还是差上些许,李民心底里还是非常欣赏甚至喜欢李靖的,只要他肯,必定会成为武官之首,他也的的坐了武官之首的位子。
但李靖当初在玄武门事件中一直摇摆不定,自己去请李靖帮助自己他也显得犹豫不决,这就让李民心里很不是滋味,加上李靖的性格过于谨慎,经常会揣摩一些本就不着边际的事情,久而久之李民心里对李靖也是有埋怨的。
李靖终其一生都在担心自己功高盖主,他的功绩的的比之李民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开国之前还是开国之后,他的军功始终凌驾于其他武将之上,加上玄武门一事李靖拒绝了李民,这就让他产生了危机,认为自己功高盖主随时都会丧命,甚至会连累家人。
可是李民心中却不这么想,他是少有的那种对手下将领宽大度的帝王,本就不会因为功高盖主而去罪,他手下的将领哪一个不是身经战,哪一个的军功不是比他这个皇帝还高,但那又怎么样呢,对于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李民的到了最好,不但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反倒一个个的都给封了爵位,袭的爵位,大唐一直对封爵限制的极为严苛,但那些和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哪一个不是国公。
李民并不会因为功高盖主就会李靖的罪,可是李靖却处处躲着自己,甚至到家连大门都不敢关,这种过于小心谨慎的态度让李民有些不满,难道他李民心眼就如此之小?连一个能臣都不下吗?
虽说如此,但一有大事都少不了李靖的身,李民还是依旧李靖。
不多时,诸位国公已经匆匆的来到了太极殿,现在并不是早朝时间,这个时候陛下召见定是出事了。
“参加陛下。”
众人拱手行礼,大唐年间臣子面见君王是不用行跪拜礼的,跪拜礼是从明朝开始有的制度,只不过是为了彰显皇帝的地位罢了,其他一丁点用都没有。
“众卿,听袁道长说。”
李民示意袁天罡把之前的话在说一遍。
古时候人们对于神神鬼鬼的东忌讳莫,也颇为相,上到帝王下到姓全都对鬼神之说不疑,不然区区的蝗虫也不会称为蝗神了。
听了袁天罡的话众位都露出不同的神色,如房玄龄杜如晦都是一脸惊愕忌讳莫,武将们则都是嗤之以鼻,他们是少有的不鬼神之人,要是鬼神的灵验那这天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了。
众人表情各异,唯独李靖和长孙无忌与其他人不同,长孙无忌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他从小就跟着李民,甚至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对李民的性格一二楚,李明并不是相这些事情的人,他们来只不过是听听而已,之后的事情最重要。。
果然,在袁天罡说之后,李民开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