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喜一忧愁
万燕高科已经有了成熟VCD产品闻世,眼下又遇到这种市场拓展难题,如此好赚钱的生意,岂有置之一旁不加理会的道理。
陆卫东索性道破和万燕高科的幕后关系之后,当即就将办录相厅的设想,跟父母科普了一番。
其实这里面,压根也谈不上什么高深的商业设计,无非就是把握住了一个潜力无穷的隐形市场需求,只要让父母理解了里面的商业逻辑,其他事情几乎都是一通百通。
果然,听过描述之后,父母都表露出一副恍然大悟表情。
九十年代初,内地人能有的业余娱乐活动,真心没有多少,前两年流行歌厅舞厅、游戏厅、台球厅,简直火得一踏糊涂。
为啥?
还不就是,老百姓吃饱喝足了没地方消遣。
录相厅这种东西,其实在一线大城市,已经有了相类似场所。
跟后世流行的小剧场、小影厅,有些类似。
不过那种场合,还是那句话,玩得有点太过于高雅,太上档次,曲高和寡的不接地气。
而且一套放映设备算下来,动辄就是上万,机器用的还是那种卡带录影机,损耗高,维护难,场地租赁费用又是一大笔钱,真不是一般老百姓玩得起的所在。
陆卫东描述的这种录相厅,构造简直不要太简便。
弄一间隔音稍微好点的房子,一台电视,一台VCD放录机,再随便弄套音响,糊弄一下不识何为高宝真音效的平民百姓,一家缩水版小小影厅,随时就能开门卖票营业了。
像这种简易化的场所,这里面投资才有多点儿?
一套设备,外加房租、水电费之类,前期投入也就四五千元。
场子开办起来后,门票不需要卖太贵,算二十人的小场子,按人头一场收一元,或者干脆点,包时段看半天卖个三元五元,会没人捧场观看?
大把有人看啊。
毕竟,进正经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还得一元两元不等。
如此一天算下来,随便来个百十号人看碟,怎么着还赚不了百八十块钱?
一个月下来,又是赚多少?
轻轻松松,怎么着也有两三千元收入了。
一套设备,两个月回本,往后就是净赚。
这生意,想不火爆都不成。
而且说真的,VCD和光盘影碟的优势,在这种场合下就充分体现了出来,机器皮实耐操,光碟更是随便看个成百上千遍,只要保护得当不刮花碟面,压根不存在所谓损耗率。
像这样的场子,交由一线销售团队,在经销商群体中找那么七八百、上千家,一起合作,岂不一夜之间,凭空就开辟出了偌大一个VCD碟机的需求市场?
只要有了这近千家的示范效应,以后还愁没后来者跟进?
到时,大把有人抢着要开办新的录相厅场子啊!
再说了,陆卫东还有一个小影厅盛行必杀技没敢跟父母提及。
当年的录相厅,深夜场才是真正火爆到一塌糊涂的绝对台柱子啊。
那家伙,只要有质量上佳的港欧美日好片在手,一场收费十元、二十元,都是看客络绎不绝。
碟片内容方面,其实完全不用他去瞎操心。
食色性也,相信以广大银民群众的智慧,很快就会发掘出这种深层级金矿。
……
玉江县委。
会议室内烟雾弥漫,与会领导们个个眉头紧锁。
万燕高科经营方代表江万猛很羞愧低着头,钢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胡乱写画着,县委领导这次召开的产品推广招商研讨会,如同一只只无形大手在狂扇他耳光。
“唉,想不通,明明很好的产品,怎么就搞到如今这一塌糊涂田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