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华夏国产品牌想要有所做为,在这一领域,说真的还不如造芯领域更加有盼头一些。
事实也正是如此,前世国产汽车行业,直到新世纪二三十年后依然没闯出个什么名堂,貌似有一堆堆中外合资华夏独立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只一个发动机系统,就被卡得死死的,怎么绕也绕不开利润大头被外企拿走的现实。
至于后来国家在大力引导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提说起来,更是令人无语之极,一堆堆所谓的新锐汽车公司往外冒,结果到头来全是各种骚操作,全特么是玩弄花样骗行业补贴的贱人。
参观完汽车厂,陆卫东心里越发有点不是滋味儿。
陆援朝搞汽车行业的雄心壮志,他这做儿子的自然无不支持。
可是,真心话,看过眼下的玉山汽车厂的现状,他真的看不出,有半点国产‘民族车企’要在此诞生、崛起的新希望。
不客气一点的说,陆援朝这典型就是志大才疏。
空有雄心壮志,造汽车的套路,却和别家没什么太大区别。
主体核心配件基本都是国际采购,顶多也就是自家设计个框架外型,添点辅料设备,搞点真材实料的内饰……
这样的所谓国产汽车厂,就即便品牌做大做强了,那说不好听点,和计算机制造领域的联想高科,又能区别在哪儿?
不外乎汽车行业的‘拼装大厂’罢了。
造出来的微型小面、商用车,质量大差不差的,说不上什么特别好,却也中规中矩,车型外观设计同样也是差强人意。
再有就是一点,玉山汽车厂生产的各型号汽车,市场售价都格外喜人,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典范,良心车企的代表。
陆援朝给玉山汽车的市场定位也是相当有自觉性,走的品牌路线,就是低端消费市场。
一辆客货两用三排七座的小面,市场售价只要3万8千8,直接能当客运小巴的24座商用车,售价也才只是4万8千8,再有另外的几款,像是敞篷皮卡3万3千8,自卸式三轮半挂拖斗1万1千8……
得嘞,他算是砸摸出味道来了。
玉山汽车厂要走的产品路线,这纯粹是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市场需求。
陆援朝要做的汽车,压根就不是动辄一辆十几万几十万上下的城市奢侈品。
回想起亲爹老子收购的原来的汽车牌照厂家,那原本就是一家以农机三轮、拖拉机、摩托车等产品为主的厂子。
看来是他自己想差了,高看了陆援朝的梦想层面。
无语。
这事情弄得,他还真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
又想起,自己可还早早在西欧收购了一家汽车品牌,原本预备着时机成熟时带回国内交由亲爹老子手中发扬光大。
可现在这阵仗,自己的思路,和陆援朝完全是走了两个茬道。
这让他不免就有些瞎忙活一场的郁闷感觉。
有点太过于想当然了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