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的内地移动通讯市场,2G网络信号乍起步阶段。
所以,眼下在国内搞合约机策略是没什么实在价值。
再则就是,国内对于便携式手机通讯产品的需求,购买手机的客户群体,大概率还只是限定在商务人士之中。
对于普通人而言,更加物美价廉的,仍然要属于
机这种产品。
这两年乍兴起的汉显传呼
机正大行其道,各地的声讯ISP服务商,仍是通讯市场的最主流。
说白了,手机产品在国内仍然有些曲高寡合,属于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不管是手机产品本身的高额售价,又或者吓人的移动通信费用,那都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郭尚番,又或者是许勇军,才会在得知陆卫东这么大手笔订单那一刻,感到不可思议,会被他一亿部万燕3310手机的订单给惊吓到。
不过陆卫东锁定的市场,原本也就不是在国内。
万燕3310手机的质量绝对没得说,这可是经过了两世检验的超经典产品。
自去年这款产品正式闻世,截止目前,全球出货量已经将近三千万部,无论产品口碑、质量,在用户群体中已经形成了相当不错的氛围。
但要说在未来半年内,直接的铺货一亿部在市场端。
尽管他有信心不愁产品销路,但很明显的一点,如此海量产品集中上市,那铁定会影响到产品在终端市场的售价。
毕竟物以稀为贵,无论古今中外,这个道理都是一样。
暂且而言,陆卫东还不想降价销售。
当初好不容易打出的价格双轨制策略,海外市场定位高价策略,原本就是为了狠赚海外市场的钱来的。
他又不是做慈善,不是说为了促进发展所谓的全球通讯市场水平,大力推广物美价廉手机上市。
再说,眼下还远没有必要和海外对手们打价格战的时候,让手机产品保持高利润回报,同样也是免得逼急眼了那些后进跟随的国际大厂,免得所有对手联合起来封杀万燕电子。
所以……
还真是要设法抢先在几个主要消费市场推行合约机策略!
北美市场端推行起来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有ICQ公司做后盾,这两年多时间,ICQ公司为了发展即时通讯大平台,可是没少了给北美的通信公司手中大把钞票的输送利益。
仅仅通信带宽、服务器等设备的租用,每年就是高达数亿美元。
有这样的合作基础,如今再以合约机租用的方式,帮助那些电信公司扩张通信市场份额,傻子才会不乐意接受。
至于欧洲市场,稍稍有点儿复杂,屁大点的小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