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层面宣传机器开动起来,那就真的是在造神一般了。
倪广南团队返京,盘古龙芯载誉而归,很快整个京城都开始喧闹起来。
这一次,国家可是全方位在造势狂捧,比之当初吹捧汉芯微电子的那种虚火,这次才是真正露出了举国之力的大威能。
倪广南团队,受到了超级英雄般的待遇。
帝都国际机场的小型接机仪式,仅仅只是开胃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只是京城的老百姓,人人皆知道了这样一支英雄科研团队的点滴,全国人民也都透过各种渠道清楚无比知晓,华夏人拥有了自己的商用CPU芯片,而且是技术性能各方面,直接能够比肩北美intel这种跨国科技巨头的牛皮烘烘产品。
盘古龙芯对国人而言,的确堪称横空出世。
但是倪广南其人,在国内科技圈,那却并非凭空生造出来的标兵人物。
论说起来。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六七十年代。
倪广南就已经是中科计算所内的风云人物了。
当年的真正全国产DJS—100系列、DJS—200系列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其中没少了倪广南的奋斗身影。
在计算机全面发展起步之初,华夏国产系列,的确基础相比欧美日韩差了很多。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华夏国内的全工业化体系,放眼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齐全。
即便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起步,相比欧美日韩西方体系晚了十余年,但是在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国内的计算机自研实力,也都是相当厚实稳健。
华夏计算机行业的真正落伍困窘面貌,实际上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全面实行科技产品拿来主义,奉行的所谓科技无国界策略,在许多的基础自研领域,自行阉割缩水,进而导致后来的一步错过,步步落伍,最终在PC互联网时代,彻底被西方抛在了深渊之下。
但即便如此。
身为一个重活一世之人,陆卫东可也再清楚不过。
那就是,华夏国内的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真正的缺憾所在,无疑就是商用微型机,也就是PC产品领域,因为当初的路线选择错误,导致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变成了瘸子腿走路,没有实现真正的产业化自主生态圈。
实际上,华夏在大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的自研领域,也就是当年没有中途放弃的国防科工领域,自研技术实力,一直可也都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像是曙光超算系列。
像是天河超算系列。
像是银河超算系列。
随便那个单拎出来,在闻世之初,那也绝对属于全球前三甲的水平。
等到新世纪之后,华夏在超算自研领域,那更是一骑绝尘,将北美同行也都远远抛却在身后。
等到九章量子超算闻世之际,全世界可都只有仰望嗟叹,高呼联合抵制华夏超算的份了。
总结一句话就是,华夏半导体行业,打从最一开始,并非没有自研人才。
只所以沦为今天这种全面落伍于西方同行,处处受制于西方同行们的地步,一方面原因是自身的发展脚步,被西方粗暴野蛮横加了许多制约枷锁,另一方面的主因,实则却是自身选错了路线,忽视了PC商用微机的市场规模之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