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魔都,煎熬了五天后,比尔盖大佬终于得到想要的合作机会。
飞回了北美后的第一时间,比尔盖大佬便对外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
“微软公司,将斥资百亿美元,与华夏软件巨头金山科技,交叉持股,达成战略级全面合作计划,双方在未来的多领域内,拟寻求更大范围下的合作共赢局面,双方将共同推举互联网时代软件免费化运营的大潮……”
随即,金山科技CEO雷君也公开表露合作消息。
并且雷君带了一支谈判团队飞赴北美,就双方公司业务合作往来等议项,展开商务洽谈。
这番消息一出,微软公司在股市的溃势顿止,随之便是强势反弹,连续多日呈现开盘即涨停的火爆局面。
微软市值,迅速重归6000亿美元高峰。
而一度被华夏人所掀起免费狂潮打得衰相纷呈的北美软件同行们。
在这一波利好合作消息降临后,终于也都缓过了一口气来。
尤其像是甲骨文、惠普、易安信、Adobe公司等等这些类型的专业数据库工具软件巨头。
原本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就是软件产品的付费服务。
当华夏人在全球范围内推举出软件免费狂潮的那一刻,行业内最为崩溃的公司无疑就是他们了。
事态如果一直恶化下去。
微软公司一旦被华夏人的免费狂潮拍死当场。
难免这下一波承受冲击地目标就是他们。
现在。
率先挑起免费狂潮的华夏金山科技,和北美微软,实现了合作共赢计划。
敌人与竞争对手,被拉入了自家同一阵营之中。
大家都进了同一套规则约束的机制内,那就没什么好害怕了。
随后的一段时间。
事态发展。
的确也是如业界内外所期待那样。
华夏人的金山科技软件。
很快开启了赴北美IPO敲钟上市的进程。
华夏人所掀起的免费狂潮,其中内在的商业运营逻辑,随之也开始浮出水面,所谓的互联网软件行业免费运营、增值VIP服务理念,迅速成为共识。
阳光之下无新事。
真相揭开的那一刻。
并没有什么神奇莫测手段可供展示。
所谓的免费机制。
无非是免费的华丽外壳下内藏了另一套诱引用户入局的花招。
道理都懂,实则是ICQ公司早就已经在采用类似商业运营逻辑,区别在于,无非是没有特别去强调所谓的软件免费应用机制罢了。
不过。
道理懂归懂。
这天底下,另外还有一句俗语。
正所谓‘知易行难’。
习惯了躺着就能自在赚大钱的整个互联网软件行业,尤其是已经早早将全球计算机用户市场盘踞在手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等这些老牌的软件巨头,如果没有华夏人的这一波免费狂潮强势冲击,定然不会主动去改变现有态势。
一套Windows操作系统随随便便就卖9800元天价。
一套专业化的Oracle Database数据库软件,动辄更是几十上百万元的天文数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