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北宋骄阳(梧桐者奇才也)_第六十一章 与张载辩(下)(2 / 2)_北宋骄阳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六十一章 与张载辩(下)(2 / 2)

辛羸淡然笑到:“余愚钝,观诸子经义,只明白了儒家自先秦以来,便是自家在那儿搬弄是非,无非搏名而已,孟子性善,于是荀子就性恶,可在我看来,无非是心而已,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p>

辛羸淡然的笑着,就不信拿着三百年后王守仁的心学还玩不过你! </p>

当然,朱熹的那一套肯定也可以,但问题是,朱熹那一套太容易被曲解了,一旦被曲解,中华又会开始禁锢思想。 </p>

这是辛羸不愿意看到的。 </p>

而且,朱熹那一套在宋代其实是根本就没有半点市场的,真正风靡起来,是元代开始的。 </p>

前世辛羸便查过朱熹的资料,其资料中记载的就是,朱熹刚刚提出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立马就被整个儒家攻击,当时的皇帝也觉得这人在发疯,于是,朱熹就一路被贬官,一直被贬到死。 </p>

北宋跟南宋的政治形态没多大差别,辛羸可不想复制朱熹的惨淡人生。 </p>

苏轼满脸惊讶:“十一郎也研习佛学么?你这番言论,倒是颇有些禅宗仁者心动的意境。” </p>

欧阳修拍案而起:“好一个心即理也!” </p>

司马光呐呐不言,神情早已呆滞。 </p>

曾巩轻叹:“凭此一言,十一郎便可为儒学宗师,若再砥砺二十载,必然可成为如同恩师一般的天下文宗!” </p>

宇文柔娘和欧阳静却是有听没有懂,什么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p>

不过曾巩所说的文宗她们却是知道的,所以,并不妨碍她们对辛羸投去一种不明觉厉的眼神。 </p>

王师约则满是赞赏的看了辛羸一眼,继续一言不发,在旁边打酱油。 </p>

张载满脸铁青,却一时找不到辩驳的话来。 </p>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乍一听可能觉得天方夜谭,可仔细思索,却只能惊为天人! </p>

看到现场这气氛,苏东坡笑着起身:“子厚兄,你就是太过刚愎自用,我早就与你说过,十一郎未必就只会诗词。” </p>

话音落下,苏东坡还不忘对着辛羸使眼色。 </p>

辛羸无奈摇头,苏东坡这人做朋友绝对是首选啊,都这种时候了,还在打算让自己跟张载化干戈为玉帛。 </p>

辛羸笑了笑:“子厚先生,是小子年少气盛了,还请先生勿怪!” </p>

张载脸色稍稍恢复了些:“罢,罢,不是十一郎的错,是张某死读书了,孔夫子本就说过,为学万不可‘意必固我’,是张某枉读了这许多书。” </p>

所谓‘意必固我’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p>

毋意的意思是不能靠主观凭空猜测,毋必则是不能绝对肯定某事,毋固即不能拘泥固执,毋我则是不能自以为是。 </p>

张载恰好四点都犯了。 </p>

欧阳修轻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p>

张载点头,继而却是转向辛羸:“十一郎,张某有错,还请罚之!” </p>

闻言,辛羸一阵错愕,被自己这般伤了自尊,损了面子,还能如此坦荡的认错请罚? </p>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大儒风范,真正的坦坦荡荡的君子! </p>

丝毫不像朱熹那种败类,私德有亏,甚至于跟他媳! </p>

辛羸轻笑:“宠辱不惊,有错既改,子厚兄高风亮节,辛十一佩服!” </p>

说道这儿,辛羸四下看去,看见酒樽在苏轼旁边,便笑道:“子瞻兄,且为子厚兄斟酒三樽,就权当惩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