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子眉目俊朗,尤其眼眉的颜色很浓,脸型稍稍修长,一双丹凤眼,仿佛显露着岁月悠然的沧桑,整个人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英俊伟岸之气,此时他头戴皮弁,看向了桌案上的那封长信,上面写着:
郭嘉敬奉,与此同时,他也回想着那位使者所说的,勿忘当年密室之言,而后,这个男子,也是拆开了信,而后读了下去。
“文若吾兄敬启。”
文若,乃是此人的字,而这个年轻人,便是大汉颍川望族荀氏一族的少族长,荀或,也是那位被后人敬仰的大汉最后一位尚书令,荀令君。
“唯大汉中平五年七月既望,弟嘉于代郡高柳城,与兄书言,冀州一别,三载已过,昔年师傅教诲我师兄弟之言语,弟至今仍铭记于五内,每每待与兄重逢,共话佳言。”
“昔年临别之际,你我于暗室共言天下抱负,正如师傅所言,当今天下丧乱,汉室倾颓,有瞻前为先者,求取汉而自立,有矢志报国者,以扶汉而自持,莫敢忘也。”
“师傅常言,你我二人,尽为扶汉自持之人,然亦有不同之处,弟偏于诡道,谋时而动,所行无怪乎权术,而兄则治于王道,谋而后动,所行治乎于仁义,故而师傅常言,兄为明、我为暗,兄为阳,弟为阴,所谓捭阖纵横之术,无怪乎此也。”
“故而你我兄弟共立除贼扶汉之志,今我身来代郡高柳,遇一大汉宗室,此人天纵英才,颖而有大志,不拘小节,宽仁而明法令,且有高帝、光武之向,待人至诚,与民更始,此等乱世,英雄者多,枭雄者有,仁义者多,虚伪者有,然如此至诚至性之人,实属少见。”
“今我有志扶汉,兄亦有志扶汉,何不来此,与我等共襄大业?且兄长忧叹,天下将乱,颍川位于中原腹地,民众富足,户口殷实,必为首难之地,兄常思索迁族避难,奈何家族不同,而今来于代郡,岂不又是一个机会?”
“且夫愚人之所以为愚,圣人之所以为圣,盖圣人能先观天地阴阳,察万物更始之变化,故而商君知变法而强秦,赵武知胡服而卒灭中山,皆类于此也,今弟肺腑之言,于兄共勉,望兄三思,弟于高柳,静待兄之莅临!”
“一纸情长,言不尽意,盼与兄重逢,共话天下!弟嘉再拜,愿兄祥瑾如愿。”
看完了郭嘉的这封信,荀或也是陷入了思索,天下大乱,依然开启,王命教化无至于吏民,天下安危系之于行伍,如此危局,岂能不乱?
荀或思忖报国,可是天下群僚,无有英雄之辈,徐州陶谦,残勇而已,老暮之年,无复雄心抱负,扬州王朗,夸夸其谈,沽名钓誉之辈,更是不值得托付。
益州华焉,割地自保,心怀异志,乱臣贼子尔,荆州王累、冀州韩馥、青州桓立、兖州杜泽,皆为庸碌鼠辈,泛泛不足为虑,此等天下,难道竟然没有他荀或的容身之地吗?所以,当荀或得到了郭嘉的信之后,内心那已经燃烧起来的火焰,也是越烧越旺,终于,看向了荀氏一族的灵主,看向了外面这茫茫天地,荀或,下定了自己的决心,那就是除贼扶汉,是他一生的理想,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至于荀氏一族的顽固腐朽,他也是无能为力了,舍不得眼下的虚荣繁华,便会有日后的无尽磨难,荣华富贵,虚名而已,但是荀或也不能不要,因为,他既然决定除贼扶汉,就一定要把自己的最大力量都动用上!
因此,荀或当即也是动员起了自己这一脉的下属的所有人、拉上了所有的辎重银钱,打算全部的支援给华雄,至于家族里的存在,愿意跟着他走的,就跟着他走,不愿意跟着他走的,他也不强迫。
因此,荀或带着自己的所有家财,直系亲属数十人,以及粮食、银钱等一切用品,并两千门客部曲,径直的离开了颍川,前往了代郡高柳城。
临别之际,他看向了另一个年轻人,两个人虽然只差了两岁,可是,自己却是这个年轻人的叔叔,于是,荀或也是开口说道:“公达,你真的不跟我一起去吗?”
“季父,我想,我还是再等一等我等待的英主吧,此去代郡,路途遥远,还望保重,家族迂腐至此,我也会尽全力,思求谋身之术的。”
闻言,荀或也是点了点头,而后说道:“公达,从此一别,你我二人不知何年才会相见,保重。”
“季父保重。”
荀或与此人也是就此作别,而这位荀公达,便是他的侄子,荀攸,是荀氏一族另一位极其耀眼的明星,只不过,他的志向,此时,与荀或,是不同的,日后,也是更加的不相融合了。
就这样,荀或也是离开了颍川,直接带着亲人以及门客,辗转将近一个月,来到了安乐县外围。
此时,荀或也是亲自开口说道:“在下颍川荀或,特来代郡寻找郭嘉,途经此处,族人已经连续行进十余天,还望将军性格方便,容许我等进城稍歇,不知将军可否?”
此时,华辟听说,此人是来寻找郭嘉的,他虽然还没有见过郭嘉,但是他也是知道,郭嘉乃是他们这里地地道道的二号人物,不仅是署府事,而且还是奇士府的府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即,华辟也是不敢怠慢,亲自走下城来,打开城门,迎接荀竣等人。
“末将勇卫营统领华辟,还请荀公及部属亲人们,进城稍歇,我这就吩咐管驿洒扫,准备住处酒食。”
“真是有劳华将军了,多谢多谢。”
“荀先生客气了。”
此时,看到华雄下属的一城守将,尚且如此的通情达理,荀竣也更加的认为,郭嘉所言非虚了。就这样,荀或以及自己的宗族,也算是暂时安顿在了安乐城,而华辟也是急忙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此刻在平谷的华雄与郭嘉。
“启禀主公,郭大人,安乐城的华辟将军派人来报,说,颍川有一个叫荀或的先生,携带着自己的宗族部曲两千人,前来投奔,华辟将军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安乐城暂歇,特命小的来报告主公与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