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战策略,命令大将木华黎率领军队进攻东北的辽西和辽东,分散金国军队的注意力。 </p>
1215年夏天,金国中都的主帅看到败局已定,仰天苦叹一声,服毒自杀了。副帅也私下潜逃了。剩下的将士看到自己已是穷途末路,无力回天,只好打开城门向蒙古军队投降了。 </p>
成吉思汗进入中都以后下令,将府库的财物全部运往蒙古草原的本部。 </p>
随后,成吉思汗又下令蒙古将士入城抢劫,使中都陷入了一场灭顶之灾。 </p>
中都城里的大火延绵不断,燃烧了一个多月。一座世界级的繁华都城变成了一片黑漆漆的废墟。 </p>
金国迁都本身实为失策之举。迁都南京开封以后,金国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被蒙古军队占领,不仅失去了河北,而且失去了辽东这个根本之地。 </p>
金国皇帝放弃中都标志着腐朽的金国正式走上了灭亡的快车道。 </p>
蒙古军队随后又攻掠了河北、山东等地。其间,成吉思汗采纳了部将的建议,吸取中原汉地先进的军事技术,组建了蒙古炮军,开始注重先以炮石攻打城池。 </p>
这时候,太原府又从金国转到了大蒙古国的手中。太原人民依旧在外族的统治和压迫下生活,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战战兢兢,魂不守舍,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归大宋王朝。 </p>
王臣在太原的后人叫做王昌顺,在太原城里经营着一家饭馆,专门出售当地的小吃,什么清和元头脑、羊杂割、过油肉、面皮、酱肉、醪糟、小米粥、老豆腐、蒸饺、鱼羊包、灌肠,还有当地人最擅长的拉面、削面、拨面、擀面、揪片、剔尖、焖面、栲栳佬、拨鱼、猫耳朵、擦搁斗、沾片子、饸捞等。 </p>
一天傍晚,几个身材矮壮的蒙古士兵来到王家饭馆,要他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来。 </p>
王昌顺的心里想了一下:咱家最好吃的自然是面食了,便让伙计做了几大碗各种面食,赶紧端了上来。 </p>
蒙古人的饮食素来以牛羊肉为主。蒙古士兵看到饭碗里只有几个肉末,又尝了两口面食,觉得口中清淡无味,认为王昌顺是故意糊弄他们,立刻大发雷霆,连面带菜全都泼到了地上,挥舞着蒙古尖刀,大声嚷嚷着拿肉上来。 </p>
饭馆的其他顾客见到这个架势,吓得魂飞丧胆,丢下手中的饭碗,脚不沾地地飞了。 </p>
王昌顺一看闯下了大祸,赶紧上前解释道:“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牛羊肉早就断供了。” </p>
蒙古士兵根本不理睬他的解释,瞪着眼珠子命令道:“如果拿不来牛羊肉,我们今天就吃了你的肉!” </p>
王昌顺急忙跑到后院,捉住了一只留作下蛋的老母鸡宰了,放到锅里大火炖熟,然后陪着笑脸端了上去,这才把蒙古士兵蒙混过去了。 </p>
蒙古士兵酒足饭饱以后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p>
王昌顺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嘀咕道:一会儿是党项人,一会儿是契丹人,后来是女真人,现在又是蒙古鞑子,大宋王朝恐怕是没有指望了。 </p>
1216年,成吉思汗为了探明金国的实力,命令万余骑兵借道西夏,夺取了陕西的潼关,进而到达金国的南京(今河南省开封)城下。他们探知金国在这里屯有重兵以后,立刻渡过黄河回去了。 </p>
成吉思汗鉴于短时期之内难以消灭金国,决定将一部分兵力留在金国打消耗战,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返回漠北休整,等待时机。 </p>
这一时期,大部分的金国军队屯于州府,修筑城堡,而且墙高池深,难攻易守。 </p>
蒙古军队尽量减少攻坚战,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力主运动战,在自己擅长的运动中歼灭金国的军队。 </p>
蒙古骑兵在长城内外纵横驰骋,歼灭了大量的金国精锐军队,横扫金国的半壁河山,掳掠大量的人畜和财物,扩充了自己的军队。因为他们的重点是复仇和掠夺财物,所以蒙古军队即便是占领了许多州县也不久留,拿上财物以后迅速撤兵回营。 </p>
1217年,大蒙古国与金国的战事仍然连绵不断,但是,金国的国力今不如昔,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p>
秋天,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全权统率1.3万名蒙古士兵、1万名汪古部士兵以及归附蒙古的北方汉人地主武装攻打金国。 </p>
他认真总结了以往战斗的经验,觉得不能只做攻城掠财的草原流寇,而是要建立稳定的国家机构,于是给木华黎下达诏令,允许他招纳中原的汉人豪杰,在占领的地方建置行省。 </p>
木华黎征伐金国长达10年之久。他承袭了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思想,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p>
首先,木华黎重用降附蒙古的汉人将官。 </p>
1218年,木华黎在紫荆关俘获易州土豪、中都留守张柔,委以重任。 </p>
张柔不负厚望,奋力杀敌,为大蒙古国攻克了河北的30余座城池。 </p>
此后,木华黎收降并委以重任的汉族将领越来越多。河北清乐首领史秉直和史天倪父子、兴中府元帅石天应等人协助蒙古军队占领并管理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州府,弥补了蒙古人不会行政管理的不足。 </p>
其次,过去蒙古军队攻占一地抢掠之后就走了,多半是秋来春去。但是,蒙古军队一走,金国军队又很快恢复了对各州府的管理。 </p>
这次,木华黎改变了以前肆意杀掠和夺地不守的做法,置官镇守,经营管理,打下了建立稳定国家的基础。 </p>
再次,木华黎改变了传统的排兵布阵,采用正面对阵、两侧合围、夹击的战术,实现了以少胜多、出其不意的奇效。 </p>
张致是一个汉人,从前卖身投靠了金国,官至将领。他看到蒙古崛起,又投降了蒙古。 </p>
一次,张致的愿望没有实现,突然起来反叛新的主子蒙古,率兵占据了锦州。 </p>
木华黎气得吹胡子瞪眼,立即将蒙古军队分成两路,一路由蒙古不花率领正面打击,另一路自己亲自指挥从侧面夹击,对张致派来的援军实行钳形合围,斩获了3000多个首级,还处死了政治立场反复不定的张致。 </p>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以后,木华黎牢记成吉思汗的嘱咐与期望,奋力杀敌,以报国家。 </p>
一年,他率领蒙古大军围攻陕西凤翔,但是久攻不下。 </p>
他内疚地对手下的将领说道:“我奉大汗之命征战,没有几年获取了辽西、辽东、山东、河北,时刻不敢懈怠。前不久攻克了天平、延安。现在几次攻不下凤翔,岂不是辜负了大汉的期望!” </p>
他对大蒙古国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征讨金国的战场上。 </p>
与木华黎相反,金国的将军们一直享受着优厚的福禄,丧失了祖先勇猛顽强的民族血性,战略战术陈旧落后,刚刚开始战斗就知道逃命,没有一个算得上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 </p>
蒙古人以小制大、以少胜多,逐渐走向强大。十几年以后,重新展望蒙古与金国的战争结局,恐怕那“一掬细沙”即将要填平一片广阔的“大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