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阅读》刊登了戈文的《乡村教师》之后,就原本就因公开刊物上再无科幻的身影而偃旗息鼓的反对派们再次冒出了头来,针对戈文的《乡村教师》的批评和攻击零零星星的散落在各种期刊和报纸之上。 </p>
那时候,评论界和科学科普界只是对于《乡村教师》的科学幻想而攻击,对于这篇小说中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纵然连他们也都无法挑剔,只能避过不谈。 </p>
不过当钱学森在《解放日报》上明确的表达了他个人对于科幻小说的看法之后,这些人就一下子来了劲。 </p>
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科学界大名鼎鼎的钱学森都站出来反对了,可想而知科幻小说真的不是个好东西啊! </p>
于是原本零零散散的批判一下子变得火力十足,再次像精神清污运动之前攻击科幻那样,群情汹涌起来。他们批判科幻文学、批判科幻小说,就连戈文的这篇《乡村教师》也无法摆脱,至于《乡村教师》一文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性、文学性和可读性,全都被他们华丽丽的忽视了过去。 </p>
“科幻作品时科普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然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科幻作家都是科普阵营出身?而且刊登科幻作品的主要媒质都是科普刊物或者是由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呢?所以科幻小说就是科普作品中的一个分类,科幻作品必须围绕科学内容展开!” </p>
――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科普界的声音。 </p>
科学界的批判则坚持钱学森的观点,他们同样认为科学是严谨的。幻想却没有科学的规范。科学和幻想从来就是两种不相干的东西,将两者揉在一起就是就是反科学、伪科学。 </p>
至于评论界则毫无新意的采取了过去那些批判理由―― </p>
科幻是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p>
很多科幻作品是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 </p>
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p>
…… </p>
而当戈文的这篇《科幻小说的自辩及自我突围》一经发表,更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激起了更大更热烈的批判,开始有人把目标对到了他的身上,《乡村教师》以及《2012》同时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和批判。 </p>
《乡村教师》就是利用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来煽动读者心中的共鸣,可是小说整体却有生编硬造之嫌…… </p>
《2012》这篇小说借用了《小灵通漫游记》的想象。是一种抄袭,是一种倒退…… </p>
《2012》中所描绘的未来中国简直荒谬透顶。欧洲怎么可能合并?在外太空可以和地球上的人们通话和视频?怎么通?难道要拉一根电话线连到宇宙飞船上? </p>
…… </p>
而同样被戈文的这篇文章所感召的科幻作家们同样开始了他们最后的反击―― </p>
科幻是文学,更重要的是激发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而不是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所以科幻与科普毫无可比性! </p>
我们所写的科幻小说既不是只写给小孩子看的,也不是只为了科普,我们的写作有这更远大的理想。 </p>
科幻小说中应该有社会批判、人性洞察。我们要写社会、写民族、写对科学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p>
…… </p>
于是报纸上又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讨论。就如同依然在诗坛持续着的朦胧诗大讨论一般。 </p>
而引发了这一切的戈文又在做什么呢? </p>
“什么?有群美国人很想见我?”戈文看着自己眼前的妮可,不禁有些疑惑的重复起妮可刚才的话来。 </p>
此刻正是十五号的傍晚时分,而戈文正在自己的家中。不过屋子里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除了林一铭之外,还有安可和妮可两人。 </p>
而戈文之所以惊奇的大声叫出声,正是因为当他好奇的把安可和妮可两人迎到客厅中,然后向两人询问是不是有事情时,他听到了妮可所说的话。 </p>
“妮可。你不是逗我玩吧?”戈文有些狐疑的看着妮可。 </p>
“文,你觉得我专门让安可带路来你家中就是为了逗你玩吗?”妮可有了翻白眼的冲动。 </p>
话说。两人认识的时间虽然还不到半年,可是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基本上每周都会见面,聊聊天侃侃大山,轻松写意的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