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海洋自从回来之后,还没有起过这么早呢。白天的出海和进码头的忙碌景象卫海洋经常见到。这种凌晨就出来下渔网的,卫海洋见的屈指可数。</p>
码头上变得热闹起来,机器声,说话声,都进到了耳朵里。</p>
这就是渔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起早贪黑。有时候是凌晨,有时候是半夜。有的时候,吃早饭就差不多跟午饭搞到一起了。毕竟明天出海的时间不一样,要顺应着潮水的时间。</p>
凌晨3点半的码头,给卫海洋的感觉就是忙碌和希望。</p>
把渔网搬到渔船上,给船加上一些油料,卫海洋就启动了渔船,开始操作着去今天下渔网的地方。</p>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渔船已经出码头了。大家都奔向自己经验比较多的地方。</p>
经过很长时间的捕鱼,现在大家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捕鱼的经验。</p>
哪些地方鱼多,哪些地方随着季节变化,鱼货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基本上都记得比较清楚。</p>
出了码头,就可以看到不少渔船改变了方向,去了其他地方。</p>
卫海洋驾驶着渔船还是朝着昨天收渔网的地方。</p>
老爸卫建设觉得今天那里应该还会有好货,不会是那样随机出来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再下上一次,看看鱼货情况。</p>
如果这次还抓的比较多,就继续在这里下渔网。如果这次抓的比较少,下次就换一个地方下渔网。</p>
一个小时后,来到了昨天收网捕鱼的地方。</p>
这个时候才四点多,算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向着远处望去,看呀看到有两艘渔船上的灯光在海面上一闪一闪的。</p>
卫建设把包裹的渔网给打开,然后开始往海里下渔网了。</p>
这些渔网除了新买的,剩下的那四张渔网昨天下午已经被卫建设给补了一遍。把有漏洞的地方都给补上了,防止有鱼通过这些地方逃跑掉。</p>
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五张渔网都下到海里了。</p>
把渔船调了个头后,卫海洋和卫建设就离开了这里。</p>
现在的潮水已经退了不少了,再过段时间就差不多退下去了。</p>
退潮的时候,家里的鱼货也会跟着潮水往海里面游动。这个时候如果有渔网拦着,就能捕捉到不少的鱼。</p>
当然,选择的地方不好,好货们都不进渔网,也就抓不到多少鱼货了。</p>
到了码头,已经5点半了。有一部分的渔船已经到了码头,还有的跟卫海洋一样,刚刚的停靠了下来。</p>
正巧,卫海东和大伯他们也是刚刚的停在了码头。</p>
两边打了招呼后,卫海东就问了卫海洋今天在哪里下的渔网。</p>
反正传统的捕鱼地点就是这么多,大家都比较清楚。</p>
说了一个地方后,卫海东点了点头。然后把自己去的地方说了出来。</p>
原来他凌晨两点就已经出发了,去了外海那边下了渔网,吃个饭再去收。</p>
听他说昨天在那边遇到了海鲈鱼群,抓了几十斤的海鲈鱼。</p>
现在一斤的海鲈鱼差不多100块,几十斤也就几千块了。看来他昨天收获了不少。</p>
聊了几句后,就准备回家了,毕竟还是比较匆忙的,吃过饭还要过去收渔网。</p>
像卫海东这样的,如果天气好了,会连着好几天都是这种情况,对人的身体和体力是一种比较高的考验。</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都想多一些收获,那就多一些收入。</p>
回到家里,老妈李美芝已经起来了,正在喂着鸡鸭鹅。</p>
让两人洗洗,李美芝则是把鸡鸭鹅唯完后就开始做起了早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