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对,前两个内容的主角不一样,接下来是不是就该换人了?
苏钦刚这么一想,果然,片刻之后,接着上篇的内容,又冒出了一篇后续,正好把这页纸的版面给全部占满!
“雨涨水急,河中有人呼救,儒摇头曰:难泅也!道摇头曰:不泅也!僧摇头曰:果报也!
雨止,儒叹落水之人,曰:命也!僧叹落水之人,曰:业也!唯道者曰:道也!
路见果树,僧曰:缘也,乃取!儒曰:德也,亦取!而道自取。
三人行至深山,遇贼寇,贼曰:汝三人可活一!儒威武不屈,僧面带怜悯,道神色淡然,三者丝毫不惧外物!贼见三人气度不凡,遂放之。”
苏钦等了一会儿,再次往后翻了翻,不过后面仍是空白,并未浮现字迹,故事像是以三人的存活而结束!
把这最后的故事总结起来,三个人如果不减员的话就能活,但相比之前,还有个摘不摘果树的前提,难不成是因为三人一起吃饱了,人多力量大,所以别人才不敢打他们的主意吗?
苏钦边走边看,揣摩着书上的描述,虽然每篇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内容迥异,里面的人每次行事之时,相比上次都是矛盾的,就连那个大多数时间言行一致的道者,到最后都变了……
怎么说呢,苏钦对于三家的学说其实了解的并不深,就算他从每个人的角度来完整分析,理解他们的行为与用意,也未必能真正切入到点。
三人的做法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如果换成他自己,他肯定不会去救什么不认识的人,除非是举手之劳!
但要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知其不可而为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舍命去救家畜,那他除非是真的疯了……
但如果,如果落水的人是他认识的熟人,他会不会下去呢?甚至,水里面的就是他的家人,再加上他不会水,那他又会不会下去呢?
而且,从开头就开始分析的话,还有几句话他没搞懂。
第一次三人开口,三家反战的思想苏钦明白,儒家反不义之战,‘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至于道家,则是以不争为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兵者乃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释家更是如此,光是杀生就犯了大忌。不舍胜败,哪得寂静!
但三人第二次开口,再结合下文的故事,一切就比较乱了,要是再加上一堆假设论点代入故事的话,光救不救人这一块,就有很大的争论空间。
假如第三篇故事里的道者,看着他的亲人被眼前的河水冲走,他也会说一样的话吗?苏钦虽然有点无法想象,但事实好像真的就如此一般。
毕竟庄周丧妻,鼓盆而乐,庆贺其返归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道家真人……
苏钦越想越多,也越想越乱,他对于诸子百家的学说倒是没什么特殊偏好,自然也没有抬一踩一,捧一贬一的想法,他只会站着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三人的观点对他来说,谈不上境界上的高低如何,纯粹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不过三家的说法都能跟他起上一点共鸣,至少他自己的想法就一直很贴近道家学说的‘保身’,但也不完全如此,毕竟他还做不到‘道’的境界!
就算现在想的再多,到头来也只能选一条路走啊!
“呀……”
突然,一声尖叫惊醒了正在思索中的苏钦,他感觉自己刚才好像撞到了什么人,或者说,有谁撞了过来。
一低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蓝白碗,然后才是那人的脸。
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苏钦也没敢多看,赶紧把地上那位穿着高中制服的女生给扶了起来。
“你没事吧?”苏钦问道。
对方起身后赶紧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抱怨道:“你走路也要看着点阿,哪有人边走边看书的……”
苏钦反问道:“我怎么感觉是你在撞我?”
“那不好意思,再见了……”对方的样子很匆忙,说完后绕过苏钦就跑,像是有人在后面追她一样。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苏钦有些无奈,刚起来的一点苗头思绪又给弄乱了。
忽然,对面有几个男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就在他们将要冲过苏钦身边的时候,最前面的那个人突然一个俯冲,往前栽了出去,带着身后的几人一起摔了个人仰马翻!
苏钦收回了自己的脚,头也不回的继续往前走,刚刚那一脚算是送给福利的回报吧,剩下的他可就不管了。
他是这么想的,可别人不会这么想,好不容易快把那个小鬼给抓到了,居然半路上给人搅了局!
“混蛋,给我站住……”
怒骂之声在苏钦身后响起,与此同时,一道劲风袭来,背后一个黄毛男,上来就是一拳,朝着前方目标的脸上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