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立健没有想到,他会沉浸在文艺青年的矫情里面无法自拔。</p>
他早已不再把这本书当作一本童话故事在看,而是以另外一种返璞归真的心态陷入了这本书所营造的精神乐园里面,徜徉其中感悟着交往的真谛以及爱与责任。</p>
就比如小王子遇到狐狸的那一段,当狐狸说出关于“驯服”的那一段话的时候,王立健感受到了人与人建立关系的本质在于付出真心和情感,在享受“驯养”关系带来的美妙感觉的同时,产生了一种牵系彼此心灵的责任感。</p>
当然了,虽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跟庄言以前的作品有些不同,但是王立健还是看到了庄言的影子。</p>
一般的童话故事,或者说绝大多数的选择的都是全知叙述,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p>
但是这本《小王子》不同,故事的叙述者“我”既是叙述者,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p>
要说起来,庄言并没有一个作品是这种叙述模式,但是王立健不会忘记前段时间庄言在他家说的那一段话。</p>
当时就在这个书房,庄言提到了梅里美式的双层叙述结构,他还说之前他就考虑过在《活着》里面使用这种手法。</p>
当然了,庄言之前并没有提到梅里美叙述方式,而是梁启超他们自己说起的。</p>
王立健轻叹了口气,“唉,这个子言藏得倒是挺严实,当时说到这种写作手法的时候,他竟然没有说到自己的新书。”</p>
不得不感慨,庄言对于这种双层叙述结构运用得确实无可挑剔。</p>
其中,两个“我”,一个是“叙述自我”另一个是“经验自我”,这两个“我”的交替使用极大地增强悬念的产生。用两个不同的视角体现出不同的认知程度。</p>
这种悬念的设置,在于叙述者总是先用叙述自我的视角揭示出他知道的一切,但又不告诉读者,引着读者继续往下看。</p>
“经验老道,手法娴熟。”王立健又赞叹了一句,说实话,通过这段时间,他对庄言的印象又有了改变。</p>
庄言再也不是那个平实朴质的故事叙述者了,而是变成了一个经验老道的文学技巧大师。</p>
他最近的两本书,一本《边城》还有这本《小王子》都完美体现了庄言在文学技巧方面的造诣,这两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写作技巧课的例本给学生讲解。</p>
赞叹的同时,王立健又有些遗憾,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要放在童话庄园上面发布呢,完全可以用他庄言自己的名义发布嘛。</p>
想到这里,王立健又想到庄言的另外一本新书《老人与海》,那本书他在前两天就已经看过了,对于那本书他同样只有感叹……</p>
吱呀!</p>
王立健还没来得及回想《老人与海》,书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妻子胡青莲穿着睡衣推门进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