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伤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高淳的提议。由于老大的奇袭,故而提早了张无伤等人的计划,也就相当于进一步激怒了张无伤。</p>
而这个时候,在琅琊郡最南边的九原大军,见到了张无伤的信号箭之后,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的行动,而是静静的在原地仰望星空。</p>
王仁身边的的一个副将说道:“大帅,新朝军这么早就把信号箭给发射了出来,会不会有诈。要不咱们还是撤回吧。”</p>
王仁摇了摇头:“新朝军之所以早些发送信号箭,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变故。张无伤这个人我信得过,咱们既然答应了和人家合作,自然是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等没有任何拖延的理由,更没有临阵脱逃的理由。”</p>
王仁顿了顿,说道:“传令三军,进入战斗状态,一盏茶的功夫便开始攻城。命令攻城小队前到大军前面,咱们拿下这座南城,打响第一炮!”</p>
副将拱了拱拳,随后便下去办事了。果不其然,九原大军的效率果然快的惊人,一盏茶之后所有的人都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攻城小队也已经来到了南城城门前面。</p>
这个时候,南城的城墙上面布满了弓箭手,就连南城的城主也来到了城墙上面。见到如此阵仗,南城城主便知道是天下闻名的九原大军。因为只有九原大军,才有一支精悍的攻城小队。特别是小队所使用的攻城车。无论多么坚固的城门,三下之内必定攻破。</p>
南城城主猛地咽了口口水,他知道城门被攻破之后自己的下场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南城这点兵力的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即便命人扛了一面大白旗,随后亲手在城墙上面挥动着白旗,高喊道:“将军且慢,本大人愿意将南城双手奉上,还请奏准!”</p>
其实这奏准并非像其字面意思,难不成你要打一个人你还会问问他让不让你打,这奏准的言外之意就是让王仁给自己留一个活口罢了,不做屠城之类的事情。</p>
王仁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同意了南城城主的提议,并且保证自己不会伤害南城里面的兵卒和百姓。毕竟王仁个人也不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p>
南城城主见王仁答应,当即便命令人将城门打开,而他自己则双手捧着城主印在城门口迎接。到了南城之后,王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命人下去平息民怨。但匈奴终究是匈奴,在他们看来,汉人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敌人,无论你说的多么美好,匈奴人根本不会改变对你的认知。</p>
认识到了这一点,王仁便也就放弃了。他在南城里面没有做任何多的停留,而是拿着城主印遣散了南城里面所有的兵士,包括南城城主。</p>
本来,南城受到攻击这件事情传到了老大的耳边之后,老大便速速带领大军前往南城。但等到他来到南城之后却发现南城已经落到了敌人的手里,当即便愤怒不已。之后又听到是自己的人不战而降,更是怒气直升。在南城附近的江城摆下了阵仗,誓要和九原大军一决生死。</p>
话说九原大军拿下了南城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打下江城,随后取直道直接奔赴邺阳。但是据斥候来报,匈奴大军已经在江城待了下来,誓要和自己一决死战。</p>
副将将事情告诉了王仁之后,王仁本是不相信的,但是之后亲眼看到只能相信了。王仁皱着眉头道:“匈奴人这步棋是什么意思。江城可以说是所有城池里面最好攻的一个,况且此城甚小,大军驻扎都会显得拥挤。对了副将,主帅何人?”</p>
副将想了想,道:“这个不太清楚,不过据探子回报,说是铁木耳几位皇子里面的嫡长子。名字不祥。”</p>
听到副将这么说,王仁仿佛倏地恍然大悟了:“若是那厮做主帅,这件事情也就能够说得过去了。看来一切都是天意,天要亡匈奴啊!”</p>
副将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看到王仁这样子便知道是好消息,也是跟着傻呵呵的在笑。但王仁心中对老大却是了解得很。这几年来,九原大军和匈奴人没少打仗,只要是老大做主帅的,王仁便逢战必胜。</p>
王仁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内心还有一点小窃喜,但是随后又听到探子说敌人兵力只在八万左右。王仁心中的那块石头便再度又给提了起来。</p>
王仁琢磨道,匈奴人共有十五万,而今江城里面仅仅有一半。那么问题来了,另外一半在什么地方,难不成是匈奴人拿老大做诱饵,另一个统帅准备夹击自己。想到这里,王仁不由有些拿不准了。</p>
也因为如此,王仁方才决定在南城暂时休息,望风而动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如王仁所料不假,到了后半夜的时候,老大率领大军前来偷袭南城。但王仁早有预料,故而有所戒备,老大也就没有捞到什么好处。</p>
本来王仁选择驻扎在南城是想看一看老大的态度,倘若他躲在江城里面不出来,那么这情况十有八九就是埋伏,但若是这厮耐不住性子前来偷袭,那么只能说明是铁木耳瞎了眼睛,将匈奴人的生死活生生的毁到了老大的手里面。</p>